某一项投资的每一次投资寿命为5000元,寿命期为5年,残值为800元,年经营费均为3000元,如果计算期为20年,目标收

题目
问答题
某一项投资的每一次投资寿命为5000元,寿命期为5年,残值为800元,年经营费均为3000元,如果计算期为20年,目标收益率为15%年,试计算其成本现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车间可从A、B两种新设备中选择一种来更换现有旧设备。设备A使用寿命期为6年,值为3 500万元。设备B使用寿命期6年,设备投资l2 000万元,年经营成本前三年均为5 000万元,后三年均为6 000万元,期末净残值为4 500万元。该项目投资财务基准收益率为l5%。

问题:

1.用年费用法比较选择设备更新最优方案。

2.如果设备B使用寿命期为9年,最后三年经营成本均为7 000万元,期末净残值为2 000万元,其他数据不变,用费用现值法比较选择最优方案(以最小寿命期作为共同研究期)。


正确答案:

本题的解答方式较多,现举例如下:

  (1ACA=10 000AP15%,6+5 500PA15%,3)(AP15%,6+6 500FA15%,3)(AF15%,6)一3 500AF15%,6=8 056.X0(万元)

  ACB=12 000AP15%,6+5 000PA15%,3)(APl5%,6+6 000FA15%,3)(AF15%,6)一4 500AF15%,6=8 056.10(万元)

  (2ACA=10 000+5 500PA15%,3+6 500PA15%,3)(PF15%,33 500PF15%,6)(A,/P15%,6=10 000+12 556.50+9 764.39—1 512)/3.784=8 141.88(万元)

  ACB=12 000+5 000PA15%,3+6 000PAl5%,3)(PF15%,3)一4 500PF15%,6)]/(PA15%,6=12 000+11 415+9 013.28—1 944)/3.784=8 056.10(万元)

  (3ACA=10 000—3 500)(AP15%,6+5 500PA15%,3)(AP15%,6+6 500FA15%,3)(AF15%,6+3 500*15=8 056.10(万元)

  ACB=12 000—4 500)(AP15%,6+5 000PA15%,3)(APl5%,6+6 000FA15%,3)(AF15%,6+4 500*15=8 056.10(万元)

  (4ACA=10 000AP15%,6+5 500+6 500—5 500)(FA15%,3)(AF15%,6)一3 500AF15%,6=8 056.10(万元)

  ACB=12 000AP15%,6+5 000+6 000—5 000)(FA15%,3)(AF15%,6)一4 500AF15%,6=8 056.10(万元)

  上述计算表明,ACA>ACB),所以,方案B优于方案A,方案B为最优方案。

  点评:答题时不仅要有计算过程,还不要忘了写结论。详见教材Pl76Pl77.

  2.PCA=10 000+5 500PA15%,3+6 500PA15%,3)(PF15%,3)一3 500PF15%,6=10 000+12 556.5+9 764.39—1 512=30 808.89(万元)

  PCB=12 000+5 000PA15%,3+6 000PA15%,3)(PF15%,3+7 000PA15%,3)(PF15%,6)一2 000PF15%,9)](AP15%,9)(PA15%,6

  =12 000+11 415+9 013.28+6 903.79—568×3.7844.772

  =38 764.07 X 3.7844.772=146 683.244.772

  =30 738.32(万元)

  上述计算表明,PCA>PCB),所以,方案B优于方案A,方案B为最优方案。

  点评:此问题中明确要求“以最小寿命期作为共同研究期”,常见错误是按最小公倍数方法来计算,这样即使算对了也会被扣分。由于计算顺序变化或中间小数点保留位数不同会带来计算结果略有不同。

第2题:

某投资项目需要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预备费投资1万元,通过银行借款10万元,年利率为5%,期限为一年,项目建设期为零,固定资产预计无残值,使用寿命为5年,直线法计提折旧,则年折旧额为4.2万元。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预备费,本题中建设期为零,所以,不存在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因此,固定资产原值为21万元,年折旧额为21/5=4.2(万元)。

第3题:

某投资项目需要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无预备费投资,通过银行借款10万元,年利率为5%,期限为一年,项目建设期为零,固定资产预计无残值,使用寿命为5年,直线法计提折旧。则年折旧额为4.1万元。(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项目投资的内容。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预备费,本题中建设期为零,所以,不存在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因此,固定资产原值为20万元,年折旧额为20/5=4(万元)。

第4题:

计算车辆投资回收期的数学表达式为( )。

A.(车辆投资额-残值)÷(年净收益+年折旧费)

B.(车辆投资额-残值)÷年折旧费

C.(车辆投资额-残值)÷年净收益

D.车辆投资额×P/A,10%,10+年折旧额-残值

E.车辆投资额×P/A,10%,10-残值


正确答案:A

第5题:

某投资项目需要1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通过银行借款取得100万元,年利率为5%,期限为一年,项目建设期为零,固定资产预计无残值,使用寿命为5年,直线法计提折旧。则年折旧额为25万元。 ( )


正确答案:×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本题中建设期为零,所以,不存在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因此,固定资产原值=120(万元),年折旧额=120/5=24(万元)。

第6题:

某投资项目需要1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通过银行借款取得100万元.年利率为5%,期限为一年,项目建设期为零,无预备费,固定资产预计无残值,使用寿命为5年,直线法计提折旧,则年折旧额为25万元。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固定资产原值及其折旧的计算。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预备费,本题中建设期为零,所以,不存在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因此,固定资产原值=120 (万元),年折旧额=120/5=24(万元)

第7题:

某投资项目需要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无预备费投资,通过银行借款10万元,年利率为5%,期限为一年,项目建设期为零,固定资产预计无残值,使用寿命为5年,直线法计提折旧。则年折旧额为4.1万元。


正确答案:×
本题考核项目投资的内容。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预备费,本题中建设期为零,所以,不存在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因此,固定资产原值为20万元,年折旧额为20/5=4(万元)。

第8题:

甲企业拟建造一项生产设备。预计建设期为2年,所需原始投资450万元(均为自有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该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使用期满报废清理残值为50万元。该设备折旧方法采用直线法。该设备投产后每年增加息税前利润为1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项目的行业基准利润率为20%。要求:(1)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2)计算该设备的静态投资回收期;(3)计算该投资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ROI);(4)假定适用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计算项目净现值。


参考答案:(1)第0年净现金流量(NCF0)=-450(万元)
第1~2年净现金流量(NCF1~2)=0(万元)
第3~6年净现金流量(NCF3~6)=100×(1-25%)+(450-50)/5=155(万元)
第7年净现金流量(NCF7)=155+50=205(万元)
(2)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450/155=2.9(年)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2.9=4.9(年)
(3)总投资收益率=100/450=22.22%
(4)净现值(NPV)=-450+155×[(P/A,10%,7)-(P/A,10%,2)]+50×(P/F,10%,7)=-450+155×(4.8684-1.7355)+50×0.5132=-450+485.6+25.66=61.26(万元)

第9题:

某公司计划从国外引进生产汽车发动机的生产线,该项目分两期进行:第一期2004年年初设备投资10000万元,当年投资当年完工投产,年产销量为0.5万台,销售单价1万元/台,单位变动成本0.3万元/台,每年固定付现经营成本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能够收回的净残值率为原值的3%。第二期2006年年初设备投资16000万元,当年投资当年完工投产,年产销量新增0.9万台,销售单价1万元/台,单位变动成本0.29万元/台,年固定付现经营成本新增38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净残值率为原值的3%。假设:

(1)第二期项目投资决策必须在2005年年底决定;

(2)生产汽车发动机可比公司股票价格的方差为0.25;

(3)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4)该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6%(其中无风险报酬率为10%);

(5)该类设备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为直线法,折旧年限为5年,净残值率为原值的5%。

要求:

(1)在不考虑期权的前提下,计算分析该项目第一期和第二期投资的可行性。

(2)在考虑期权的前提下,计算分析该项目第一期和第二期投资的可行性。


正确答案:
(1)在不考虑期权的前提下,分析该项目第一期和第二期投资的可行性:
第一期:
年折旧=10000×(1-5%)/5=1900(万元)
年息税前利润=(1-0.3)×5000-(200+1900)=1400(万元)
年息前税后利润=1400×(1-25%)=1050(万元)
经营期第1~4年经营净现金流量=息前税后利润+折旧=1050+1900=2950(万元)
净残值损失抵税=10000×(5%-3%)×25%=50(万元)
经营期第5年经营净现金流量=息前税后利润+折旧+净残值收入+净残值损失抵税=1050+1900+10000×3%+50=3300(万元)
净现值=2950×(P/A,16%,4)+3300×(P/S,16%,5)-10000=2950×2.7982+3300×0.4762-10000=8254.69+1571.46-10000=9826.15-10000=-173.85(万元)
因为净现值小于零,所以第一期投资不可行。
第二期:
年折旧=16000×(1-5%)/5=3040(万元)
年息税前利润=(1-0.29)×9000-(380+3040)=2970(万元)
年息前税后利润=2970×(1-25%)=2227.5(万元)
经营期第1~4年经营净现金流量=息前税后利润+折旧=2227.5+3040=5267.5(万元)
净残值损失抵税=16000×(5%-3%)×25%=80(万元)
经营期第5年经营净现金流量=息前税后利润+折旧+净残值收入+净残值损失抵税=2227.5+3040+16000×3%+80=5827.5(万元)
净现值=[5267.5×(P/A,16%,4)+5827.5×(P/S,16%,5)]×(P/S,16%,2)-16000×(P/S,10%,2)=(5267.5×2.7982+5827.5×0.4762)×0.7432-16000×0.8264=(14739.2+2775.06)×0.7432-16000×0.8264=17514.58×0.7432-16000×0.8264=13016.84-13222.4=-205.56(万元)。
因为净现值小于零,所以第二期投资也不可行。
(2)在考虑期权的前提下,分析该项目第-期和第二期投资的可行性:
在考虑期权的前提下,可以将第二期投资看作是到期时间为2年的欧式看涨期权。第二期设备投资的16000万元是期权的执行价格,执行价格的现值为13222.4万元[16000×(P/S,10%,2)];第二期设备投资的经营现金流量的现值17514.58万元(相当于2005年底的数额),折现到2004年年初为13016.84万元[17514.58×(P/S,16%,2)],为期权标的资产的目前价格。
根据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计算:
+0.3536=-0.0222+0.3536=0.3314
=0.3314-0.7071=-0.3757
通过N(0.33)=0.6293和N(0.34)=0.6331之间插值来计算N(0.3314):
N(0.3314)=0.6293+×(0.6331-0.6293)=0.6298
通过N(0.37)=0.6443和N(0.38)=0.6480之间插值来计算N(0.3757):
N(0.3757)=0.6443+×(0.6480-0.6443)=0.6464
N(-0.3757)=1-N(0.3757)=1-0.6464=0.3536
CO=SON(d1)-PV(X)N(d2)=13016.84×0.6298-13222.4×0.3536=8198.01-4675.44=3522.57(万元)
由于第一期投资考虑期权后的净现值为3348.72万元(3522.57-173.85),因此投资第一期和第二期项目均可行。

第10题:

某一设备投资项目,原始投资100万元,从第三年年底开始每年的现金流人为40万元,利率为5%,该设备使用寿命为10年,残值为零。则该设备投资的净现值计算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