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分离到 X82 噬菌体的一个突变型,它同野生型的噬菌斑相当不同,并已分离到这两种噬菌体的 DNA,请设计一个实验,初步

题目
问答题
现分离到 X82 噬菌体的一个突变型,它同野生型的噬菌斑相当不同,并已分离到这两种噬菌体的 DNA,请设计一个实验,初步鉴定是点突变、插入突变还是缺失突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关噬菌体载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M13和粘粒在应用中非常常见

B、M13属于单链丝状噬菌体载体

C、野生型λ噬菌体载体的基因组为线形双链DNA

D、野生型λ噬菌体载体在外界重组DNA进入时,不必两条DNA链完全相同才可以组装成成熟颗粒

E、SV40载体属于噬菌体载体


参考答案:E

第2题: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和35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④③
  • B、④②①③
  • C、②①④③
  • D、②①③④

正确答案:A

第3题:

将裸露的噬菌体DNA转入其天然受体菌中()

A、会包装出完整的噬菌体

B、转入的噬菌体DNA能复制但不能组装噬菌体

C、转入的噬菌体DNA不被降解但不能复制

D、所有转入的噬菌体DNA被细菌降解


正确答案:A

第4题:

描述一个噬菌体颗粒是如何在长有敏感细菌菌苔的琼脂平板上形成噬菌斑的?


正确答案: 就是往长有细菌菌苔的平板上加含有噬菌体的培养液,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过夜,然后肉眼看到菌斑上有透明的地方就是形成了噬菌斑。至于形成噬菌斑,那是因为细菌本身是比较大的颗粒,肉眼看起来是有浊度的;当噬菌体侵染了细菌,在细菌内大量繁殖,使得菌体裂解,肉眼看起来就是变清了。

第5题:

什么是噬菌斑?检查噬菌体常用哪几种方法?


正确答案: 当噬菌体与敏感宿主菌混合于琼脂培养基中培养时,噬菌体便侵染宿主细胞,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并通过琼脂再扩散到周围的细胞中,继续侵染引起更多的细胞裂解,从而在平板的菌苔上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无菌、透亮、近圆形的空斑,称为噬菌斑。噬菌体检查的方法有多种,如载玻片快速法、平板点滴法、单层琼脂法、双层琼脂法、离心分离加热法等,其中双层琼脂法和单层琼脂法也可用于噬菌体的效价测定,其具体操作方法详见第四章。

第6题:

何谓噬菌斑?试述其对噬菌体研究工作的意义。


正确答案:噬菌斑:将噬菌体与敏感细胞混合,并进行平板培养,结果会在一层均匀平板培养物上出现一个个空斑。意义:利用噬菌斑可检出、分离、纯化噬菌体;用于测定噬菌体效价;用于检查菌种样品是否被噬菌体污染。

第7题:

大肠杆菌噬菌体T4与丝状噬菌体M13所形成的噬菌斑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正确答案: T4产生透明噬菌斑。因为它能裂解大肠杆菌细胞。M13产生混浊噬菌斑。这是由于M13通过穿出细胞方式释放噬菌体粒子。在营养琼脂平板上,被感染细胞仅是生长速度大大减慢,而未感染细菌迅速繁殖,故只能形成混浊噬菌斑。

第8题:

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的噬菌体称为( )

A、前噬菌体

B、毒性噬菌体

C、温和噬菌体

D、λ噬菌体

E、转导噬菌体


参考答案:B

第9题:

如何将野生型的噬菌体改造成为一个理想的载体()


正确答案: (1)削减分子量(除去非必需区和整合区);
(2)削减酶切位点;
(3)添加选择标记;
(4)引入终止突变

第10题:

普遍性转导噬菌体衣壳内所含的DNA()。

  • A、全部是供体菌的DNA
  • B、全部是噬菌体自身DNA
  • C、大部分是噬菌体DNA少量是供体菌DNA
  • D、大部分是供体菌DNA少部分是噬菌体的DNA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