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600
520
80
第1题:
甲公司按所得税会计准则核算所得税。20×7年前适用所得税税率30%,从20×7年 1月1日起改为33%。20×7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4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800万元,计税基础为760万元。20×7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00万元;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85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5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700万元,计税基础为680万元。假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甲公司20×7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66.6
B.77.4
C.87.6
D.98.4
第2题: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 (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计税价格与公允价值相同,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一A产品,账面余额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②库存商品一B产品,账面余额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余额413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105.3万元银行存款,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入账价值为( )万元。
A.511.2
B.434.7
C.373.5
D.450
第3题:
企业某种存货期初实际成本为400万元,期初“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5万元,本期购入该种存货实际成本90万元,领用300万元,期末估计库存该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82万元。则本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额为( )万元。
A.3
B.5
C.8
D.18
第4题:
公司期末存货账面余额为36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324万元。期末结账前,“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70万元,则公司期末结账时,应( )万元。
A.借记“存货跌价准备”34
B.贷记“存货跌价准备”36
C.借记“存货跌价准备”36
D.贷记“存货跌价准备”70
第5题:
A、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万元
B、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C、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贷方100万元
D、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贷方300万元
答案:BC
解析:由于期末存货成本11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800万元,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下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1100-800=300(万元);由于期初存货跌价准备贷方有余额,则期初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300-200),计入“存货跌价准备”贷方,故期末“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300万元(200+100)
第6题:
A.O
B.4万元
C.46万元
D.50万元
第7题:
2010年末.甲存货成本50万元,计提跌价损失4万元。则年末该项存货的计税基础是()。
A.0
B. 4万元
C. 46万元
D. 50万元
第8题: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假定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45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1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4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6.5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225万元。则乙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A产品的入账价值( )万元。
A.135
B.150
C.141.37
D.156.38
第9题: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计税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一A产品,账面成本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②库存商品一B产品,账面成本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成本413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105.3万元补价,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511.20
B.434.7
C.373.5
D.450
第10题:
甲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存货的发出计价,2014年6月初库存商品M的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为60万元,本月购入M商品的入账成本为430万元,本月销售M商品结转成本500万元,期末结余存货的预计售价为52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70万元,则当年末存货应提跌价准备为( )万元。
A.75
B.71
C.80
D.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