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现软件测试组的独立的方式,可以采用的是()

题目
多选题
对实现软件测试组的独立的方式,可以采用的是()
A

测试的设计由开发队伍的其他开发人员完成

B

测试的设计由开发人员自己完成

C

测试的设计独立于本项目的开发队伍

D

测试的设计独立于本开发企业,来自于独立的第三方测试机构

E

所有测试活动由开发人员来完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软件测试可由不同机构组织实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39)。

(39)A.软件单元测试由承建单位组织,一般由软件开发组实施测试

B.软件集成测试由业主单位组织,软件开发组和软件测试组联合实施测试

C.软件确认测试由业主单位组织,软件测试组实施测试

D.系统测试由监理单位组织,成立联合测试组实施测试


正确答案:A

第2题:

在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即分支覆盖)、路径覆盖等,其中(78)是最强的覆盖准则。为了对如图9-2所示的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数据组。若x,y是两个变量,可供选择的测试数据组共有Ⅰ,Ⅱ,Ⅲ,Ⅳ四组(如表9-3所示),则实现判定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79);实现条件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80);实现路径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81)或(82)。

A.语句覆盖

B.条件覆盖

C.判定覆盖

D.路径覆盖


正确答案:D

第3题:

支持设计、实现或测试等特定软件开发阶段的CASE工作台是一组软件包。()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在结构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即分支覆盖)、路径覆盖等,其(45)是最强的覆盖准则。为了对图1所示的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数据组。若x和y是两个变量,可供选择的测试数据组共有Ⅰ、Ⅱ、Ⅲ、Ⅳ四组(见表 2),则实现判定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46);实现条件覆盖至少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47),实现路径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48)或(49)。

A.语句覆盖

B.条件覆盖

C.判定覆盖

D.路径覆盖


正确答案:D

第5题:

为了对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覆盖测试,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数据。若X,Y是两个变量,可供选择的测试数据组共有Ⅰ,Ⅱ,Ⅲ,Ⅳ四组(如表中给出),则实现语句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6);实现条件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7);实现路径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8)。

A.Ⅰ和Ⅳ组

B.Ⅲ和Ⅳ组

C.Ⅰ和Ⅱ组

D.Ⅱ,Ⅲ和Ⅳ组


正确答案:C
解析:Ⅰ和Ⅱ组可覆盖执行K语句J语句

第6题:

【问题5】 【C代码3】中x,y是两个已定义的整型变量。对该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时,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用例。如表5-10所示给出了可供选择的4组测试用例。若要实现语句覆盖,则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是(2);若要实现条件覆盖,则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是(3);若要实现路径覆盖,则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是(4)或(5)。 【C代码3】 int a:=0; if (x==O && y>2) a:=1 /*A语句*/ else { if (x<1 || y==1) else a:=2 /*B语句*/ }

【(2)~(5)空缺处供选择的答案】 A.Ⅰ和Ⅱ组 B.Ⅱ和Ⅲ组

C.Ⅲ和Ⅳ组 D.Ⅰ和Ⅳ组

E.Ⅰ、Ⅱ和Ⅲ组 F.Ⅱ、Ⅲ和Ⅳ组G.Ⅰ、Ⅲ和Ⅳ组 H.Ⅰ、Ⅱ和Ⅳ组


正确答案:(2)A或(Ⅰ和Ⅱ组) (3)G或(Ⅰ、Ⅲ和Ⅳ组) (4)E或(Ⅰ、Ⅱ和Ⅲ组) (5)H或(Ⅰ、Ⅱ和Ⅳ组)
(2)A或(Ⅰ和Ⅱ组) (3)G或(Ⅰ、Ⅲ和Ⅳ组) (4)E或(Ⅰ、Ⅱ和Ⅲ组) (5)H或(Ⅰ、Ⅱ和Ⅳ组) 解析: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软件测试过程中覆盖测试基本常识的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1)覆盖测试是一种白盒测试方法,通常应用在软件测试的早期,即单元测试阶段。其基本思路是以程序的内部结构为基础来设计测试用例,以覆盖尽可能多的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发现其中的错误和问题。测试人员必须事先拥有被测程序的规格说明书和程序清单。
2)在白盒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几种常见的覆盖测试策略,这些策略的相关描述如表5-15所示。

3)【C代码3】程序段的程序流程图如图5-13所示。

4)结合表5-15中给出的语句覆盖测试策略的描述,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条语句都至少执行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可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满足“(x=0)and(y>2)|”的判断条件,使A语句被执行1次;可选择测试用例Ⅱ(x=1,y=2),不满足“(x1)or(y=1)”的判断条件,使B语句被执行1次。因此(2)空缺处应选择选项A(即Ⅰ和Ⅱ组测试用例)。
5)结合表5-15中给出的判定覆盖测试策略的描述,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数据,使得程序中每个判定都获得1次“真”值和“假”值,或者说使程序中每1个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都至少通过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可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使判断条件(x=0)and(y>2)的“真”分支执行1次;可选择测试用例Ⅱ(x=1,y=2),使判断条件(x1)or(y=1)的“假”分支执行1次;可选择测试用例Ⅲ(x=-1,y=2)或选择测试用例Ⅳ(x=3,y=1),使判断条件(x1)or(y=1)的“真”分支执行1次。
6)条件覆盖测试策略的本质是:构造一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一个判定语句的每个逻辑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要实施条件覆盖测试,可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以同时满足判断条件(x=0)and(y>2)中x=0和y>2的取值条件;可选择测试用例Ⅲ(x=-1,y=2),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的取值条件;可选择测试用例Ⅳ(x=3,y=1),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y=1的取值条件。因此(3)空缺处应选择选项G(即Ⅰ、Ⅲ和Ⅳ组测试用例)。
7)结合表5-15中给出的判定/条件覆盖测试策略的描述,构造一组测试用例数据,使得判定中的每个逻辑条件取得各种可能的值,并且使得每个判定取得各种可能的判定结果。结合以上第6)点的分析结论可知,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同时满足判断条件(x=0)and(y>2)中x=0和y>2的取值条件,且使得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执行1次。 选择测试用例Ⅱ(x=1,y=2),使判断条件(x=0)and(y>2)的“假”分支执行1次;同时不满足(x1)or(y=1)的取值条件,且使判断条件(x1)or(y=1)的“假”分支执行1次。 选择测试用例Ⅲ(x=-1,y=2),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的取值条件,且使得使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执行1次,使判断条件(x=0)and(y>2)的“假”分支执行1次。 也可选择测试用例Ⅳ(x=3,y=1),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y=1的取值条件,且使得使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执行1次,使判断条件(x=0)and(y>2)的“假”分支执行1次。
8)对于条件组合覆盖测试策略,其含义是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中逻辑条件的各种组合都至少出现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要实现条件组合覆盖测试工作所需的测试用例如表5-16所示。

9)结合表5-15中给出的路径覆盖测试策略的描述,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一条可能的路径至少执行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主要有3条路径:执行判断条件(x=0)and(y>2)“真”分支的路径;执行判断条件(x=0)and(y>2)“真”分支的路径;执行判断条件(x=0)and(y>2)“假”分支的路径。
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同时满足判断条件(x=0)and(y>2)中x=0和y>2的取值条件,使得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路径被执行1次。
选择测试用例Ⅱ(x=1,y=2),同时不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和y=1的取值条件,使得该判断条件的“假”分支路径被执行1次。
选择测试用例Ⅲ(x=-1,y=2),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的取值条件,或者选择测试用例Ⅳ(x=3,y=1),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y=1的取值条件,使得使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路径被执行1次。
由以上分析可知,(4)、(5)空缺处可分别填入选项E(即Ⅰ、Ⅱ和Ⅲ组测试用例)和选项H(即Ⅰ、Ⅱ和Ⅳ组测试用例)。

第7题:

(软件工程)对软件系统进行验收测试(确认测试)的任务是验证软件

A、是否符合用户提出的需求B、是否采用了先进的实现方法

C、界面是否美观C、是否适合计算机硬件环境


正确答案:
   

第8题:

软件质量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32)是测试软件质量的基础;(33)定义了一组用于指导软件开发方式的准则;(34)间接定义了用户对某些特性的需求。

A.软件需求

B.软件分析

C.软件设计

D.软件实现


正确答案:A
解析:构建高质量的软件是进行项目开发的重要目标,软件质量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软件需求是测试软件质量的基础;开发标准定义了一组用于指导软件开发方式的准则;隐式需求间接定义了用户对某些特性的期望。

第9题:

●在结构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即分支覆盖)、路径覆盖等,其 (45) 是最强的覆盖准则。为了对图1所示的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数据组。若x和y是两个变量,可供选择的测试数据组共有I、Ⅱ、Ⅲ、Ⅳ四组(见表2),则实现判定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 (46) ;实现条件覆盖至少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 (47) ,实现路径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 (48) 或 (49) 。

图1 程序段

(45) A.语句覆盖

B.条件覆盖

C.判定覆盖

D.路径覆盖

(46) ,(47) A.I和Ⅱ组

B.Ⅱ和Ⅲ组

C.Ⅲ和Ⅳ组

D.I和Ⅳ组

(48) ,(49) A.I、Ⅱ和Ⅲ组

B.Ⅱ、Ⅲ和Ⅳ组

C.I、Ⅲ和Ⅳ组

D.I、Ⅱ和Ⅳ组


正确答案:D,A,D,A,D
【解析】测试阶段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软件产品在交付用户正式使用前主要经过3种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测试的方法有黑盒法和白盒法。黑盒方法主要用于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白盒方法主要用于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测试用的数据称为测试用例,正确选取测试用例对测试的最终结果有很大影响。白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分支覆盖、路径覆盖等多种,其中语句覆盖是最弱的覆盖准则,路径覆盖则最强。本题所给出的4组测试数据,要实现分支覆盖即判定覆盖,必须使程序中每个逻辑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在每组测试数据时至少遍历一次,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第Ⅰ和第Ⅱ组数据;要实现条件覆盖,必须使程序中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一次,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Ⅰ和Ⅳ组数据;要实现路径覆盖,求程序中的所有路径至少经历一次,则应采用的测试数据组是第Ⅰ、Ⅱ、Ⅲ组或者第Ⅰ、Ⅱ、Ⅳ组。

第10题: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黑盒测试可以检测软件行为、性能等特性是否满足要求B.黑盒测试可以检测软件是否有人机交互上的错误C.黑盒测试依赖于软件内部的具体实现,如果实现发生了变化,则需要重新设计用例D.黑盒测试用例设计可以和软件实现同步进行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