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的手段
交往的空间
交往的环境
交往的频率
交往的距离
第1题:
A.人际焦虑
B.人际冷漠
C.人际自卑
D.人际羞怯
第2题:
幼儿接触人际交往技能后,教师要提供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学习使用,这是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掌握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在哪些场合可以使用,对什么人可以使用等。()
第3题:
人际交往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 和 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
第4题:
“两套西装”强调的重点是()
第5题:
简述人际交往的主要理论。
1.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提出:人际交往的基本需要包括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情感需要。)
2.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认为: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交换性、存在着一种“分配公平”原则。)
3.自我呈现理论(戈夫曼认为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互动的过程、自我呈现是社会影响的一种手段。)
略
第6题:
第7题:
人际交往必须以一定的______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____和______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
第8题:
A、人
B、人际接触
C、人际需要
D、人际交往
第9题:
人际交往的条件主要包括()
A交往的手段
B交往的空间
C交往的环境
D交往的频率
E交往的距离
第10题:
人际交往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才能进行。其中,符号系统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