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是(),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原因的再次发生或减

题目
单选题
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是(),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原因的再次发生或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A

比较

B

检查

C

分析

D

纠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施工成本指标控制的程序中,控制工作的核心是()。

A.事先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决策及采取预防措施
B.分析产生偏差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C.收集实际成本支出数据
D.成本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

答案:B
解析:
2020/2019教材P88
5. 调整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用成本指标考核管理行为,用管理行为来保证成本指标。管理行为的控制程序和成本指标的控制程序是对项目成本进行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这两个程序在实施过程中,是相互交叉、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只有把成本指标的控制程序和管理行为的控制程序相结合,才能保证成本管理工作有序地、富有成效地进行。1Z202031 所示是成本指标控制程序图。 由图可看出,核心是分析产生偏差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第2题:

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从而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


答案:错
解析:
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纠偏措施,从而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

第3题:

对施工成本偏差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的采取纠偏措施,而纠偏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A、 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
B、 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
C、 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
D、 采取有针对性的经济措施

答案:A
解析:
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纠偏措施,从而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纠偏首先要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

第4题:

在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中,分析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结果进行的分析,以(),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

  • A、发现成本是否超支
  • B、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
  • C、确定偏差的严重性
  • D、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
  • E、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

正确答案:C,D

第5题: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采取措施纠正成本偏差之前需要完成的工作有( )。

A、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B、确定成本管理分层次目标
C、调整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D、收集成本数据,监测成本形成过程
E、找出偏差,分析原因

答案:B,D,E
解析:
2018版教材 P88
(一)确定成本管理分层次目标;*
(二)收集成本数据,监测成本形成过程;*
(三)找出偏差,分析原因;*
(四)制定对策,纠正偏差
(五)调整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第6题:

在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中,分析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结果进行的分析,目的有()。

A、发现成本是否超支
B、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
C、确定偏差的严重性
D、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
E、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

答案:C,D
解析:
2018新教材P116,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包括比较、分析、预测、纠偏和检查。其中,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确定偏差的严重性以及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所以选C、D。发现成本是否超支是成本比较阶段的工作;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是成本纠偏阶段的工作;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是成本检查阶段的工作,故选项A、B、E均不符合题意。

第7题:

在施工成本指标控制的程序中,控制工作的核心是( )。

A、事先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决策及采取预防措施
B、分析产生偏差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C、收集实际成本支出数据
D、成本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

答案:B
解析:

第8题:

( )是指在偏差出现之前通过分析可能产生偏差的各种干扰因素,并提前采取措施,消除偏差隐患,从而避免偏差的发生或削弱偏差的强度。

A.事后控制
B.反馈控制
C.主动控制
D.被动控制

答案:C
解析:

第9题:

偏差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发生。

A、预测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
B、找出引起偏差的原因
C、采取适当措施纠偏
D、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

答案:B
解析:
偏差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找出引起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发生。

第10题:

事故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