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第1题:
第2题:
以下哪几项是孔子认为需要正名的缘由?()
第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名不正,则言不顺;”接句为:()
第5题:
翻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第6题: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 )的思想。
第7题:
魏主欲变北语,引见群臣。帝曰:“天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材料中的魏主是谁()
第8题:
第9题: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家的思想。
第10题:
()曾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