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工资理论是美国麻省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魏茨曼(MartinWeitzman,在1984年提出的。魏茨曼将报酬制度分

题目
填空题
分享工资理论是美国麻省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魏茨曼(MartinWeitzman,在1984年提出的。魏茨曼将报酬制度分为()和()两种模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工资制度,分享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提出工资基金理论的是( )

A.约翰.穆勒

B.纳索.西尼尔

C.马丁.魏茨曼

D.斯蒂芬.罗斯


参考答案:A
解析:社会福利的定义:由国家筹集资金,根据普惠原则,提供均等待遇的公共福利制度安排。社会救助的定义:由国家筹集资金,经过经济状况调查,向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提供现金、物质和服务的制度安排。社会互助的定义:由国家和社会各方共同筹集资金,社会成员相互提供帮助的辅助性社会保障制度安排。

第2题:

期望理论是由()提出的。

  • A、马歇尔
  • B、弗洛姆
  • C、魏茨曼
  • D、舒尔茨

正确答案:B

第3题: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理论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第一空: 平等 第二空: 自由 第三空: 倡导竞争的精神

第4题:

分享经济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维克多.弗罗姆
  • B、马丁.魏茨曼
  • C、阿弗里德.马歇尔
  • D、希克斯

正确答案:B

第5题:

分享工资理论是美国麻省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魏茨曼(MartinWeitzman,在1984年提出的。魏茨曼将报酬制度分为()和()两种模式


正确答案:工资制度;分享制度

第6题:

工资基金理论是由( )提出的。

A.约翰·穆勒

B.纳索·西尼尔

C.马丁·魏茨曼

D.约翰·贝茨·克拉克


参考答案:A
解析:约翰·穆勒等学者提出了固定千资基金理论;纳索·西尼尔于1875年,对工资基金理论进行了补充,提出工资基金随劳动生产率而变化的理论;马丁·魏茨曼在1984年提出分享经济理论;约翰·贝茨·克拉克基于纯竞争的假设(雇主追求利润最大化)提出边际生产率理论。

第7题: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 A、哈默
  • B、霍顿
  • C、马钱德
  • D、莫尔斯

正确答案:A

第8题:

魏茨曼将报酬制度分为()、()两种模式。


参考答案:工资制度,分享制度

第9题:

美国经济学家马丁.魏茨曼主张,员工的报酬要采取“工资制”与“利益分享制”两种模式。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格雷戈在其所著《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将“经济人”概括为()

  • A、X理论
  • B、Y理论
  • C、Z理论
  • D、超Y理论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