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非政府组织的“志愿失灵”表现的几个方面。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非政府组织的“志愿失灵”表现的几个方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社会功能体现在()方面。

  • A、慈善募捐
  • B、志愿服务
  • C、营利性活动
  • D、行政管理

正确答案:A,B

第2题:

非政府组织的“非政府”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
(2)、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
(3)、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

第3题:

简述造成志愿失灵的原因
1、利益的驱动。
2、非营利组织的相对弱势地位。
3、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4、组织的不稳定性

第4题: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失灵”理论不包括()

  • A、市场失灵
  • B、政府失灵
  • C、志愿失灵
  • D、社会失灵

正确答案:D

第5题:

简述志愿失灵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利益的驱动。
2、非营利组织的相对弱势地位。
3、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4、组织的不稳定性。

第6题:

关于“志愿失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慈善不足
  • B、非政府组织存在家长作风
  • C、非政府组织的专业性不足
  • D、非政府组织对象过于宽泛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简述志愿失灵的表现。


正确答案: ①慈善不足。
②慈善组织的特殊主义。
③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
④慈善组织的业余性。

第8题:

简述非政府组织的“志愿失灵”表现的几个方面。
1、慈善不足。组织所能募集到的资源与非营利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之间有着相当大的缺口。
2、慈善组织的特殊主义。由于非营利组织服务的狭隘性,使得其公益只是组织所服务的特定对象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整个社会的公益,甚至出现为了本组织的共同利益而去损害社会其他成员利益的情况。对于缺乏发言权的弱势群体,他们是最需要慈善帮助的群体,但往往由于无力建立维护自己利益的组织,致使他们无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3、慈善组织的家长式作风。慈善组织往往具有很强的父权心态,那些控制着慈善资源、掌握慈善组织经济命脉的人员对于如何使用资源具有很大的发言权,他们往往只是凭借自己的偏好和利益作决策,忽略了组织的宗旨和社会的需求,由此往往导致提供了许多富人喜爱的服务。而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内部决策过程会出现非民主化和非透明化的倾向,最后往往是富人偏好取代了社会需求,强势群体的需求掩盖了弱势群体的需求。
4、慈善组织的业余性。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常常将其职能定位为弥补政府无力或不能涉及的领域,但这些领域提供服务往往需要更加专业的技能。志愿组织受资金、现实表现不尽如人意等的限制难以吸引专业人员的加入。非营利组织的工作往往只能由富有爱心的业余人员来承担,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志愿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是资源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用。

第9题:

非政府组织中的志愿者是无偿服务。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简述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1)慈善不足:公益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能募集到的资金之间存在巨大缺口。
(2)慈善活动的狭隘性:公益活动受益对象往往只是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
(3)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公益机构的服务对象属于弱势群体,容易助长慈善组织董事会成员的家长作风。
(4)慈善组织的业余性:慈善机构中的多数志愿者都没有受过工作培训,普遍缺乏专业知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