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1)政府与社会原因:户籍制度;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用人单位存在用人观念问题(性别、年龄、学历、地城歧视)。
(2)高校原因:扩招导致人数增多;高校教育内容偏向于为城市服务;专业与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3)学生个人原因:
大学生的择业去向脱离社会现实,有业不想就:自愿去西部、农村、基层等条件艰苦地方的人并不多。
就业定位不准确:大学生缺乏对自我客观、科学的认识,常高估自己的能力,缺乏正确的择业定位。
核心竞争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沟通能力不强,团队合作精神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没有积极良好的心态。

第2题:

简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


正确答案: ①群体性;
②时效性;
③需求多变性;
④形式多样化;
⑤高层次性;
⑥年轻化;
⑦初级性。

第3题:

简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常见心理矛盾。


答案:
解析: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2)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矛盾;
(3)强烈的成才意识与知识经验不足的矛盾;
(4)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
(5)群集友谊与争强好胜的矛盾;
(6)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

第4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上。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及排出。


正确答案: 问题:
(1)过度焦虑与急躁,
(2)自卑
(3)自恃过高
(4)怯懦
(5)冷漠
(6)嫉妒
调适方法:
(1)改变认知
(2)合理宣泄
(3)自我慰藉
(4)情绪转移
(5)自我激励

第6题:

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正确答案: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第7题:

简述侵犯大学生就业权益的表现。


正确答案: (1)就业歧视
(2)违规收费
(3)侵犯隐私
(4)虚假、欺骗宣传
(5)虚假试用

第8题:

简述研究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的意义。


答案:
解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学校群体心理在学生个人的发展中越来越具有显著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共同活动的社会性水平
群体是促进大学生进一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社会化的目的不仅要求群体成员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且还要以这种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价值准则。大学通过群体活动有两项任务:一项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社会、学校群体对他们的期望和履行这些行为规范的条件;第二项任务是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与具备群体期望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行为规范来指导与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活动目的的社会性水平,获得大学阶段所必需的社会性。
(2)群体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学生是在群体成员的互相交往中发展个性的,交往能使他们认识到别人的品质,从别人的行为表现做出比较与评价,每个人的自我评价也离不开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群体,并从这个群体汲取活动的价值定向、理想和兴趣,这个群体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参照群体。当个人把自己的行为用参照群体(如班级、小组、社团等)的观点与价值取向加以比较与检验时,就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的标准,由此就可以按意义的重要程度,定出一个个性发展的标准数列。
(3)了解群体心理有助于教师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教师的工作既要与个别学生接触,还要与不同的群体接触,并按照群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偶然结合在一起的具有不同动机的学生和小组在一定的时间内健全地组织起来,使分散的个人与小组围绕着班的共同目标活动。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善于分析班级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使各方面的力量互相补充,维持班集体方向的一致。
如果个别学生或小组与班集体不一致,那就要设法协调群体内的正式与非正式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消除矛盾,维护群体内部结构和价值目标的一致性。这就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影响与控制群体心理。

第9题:

简述当前大学生问题研究中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1)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由于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模糊,有的学生对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性不强。
2)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分化严重:家庭条件好的奢侈,困难生比重很大,学费和生活费难解决。
3)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两极分化。
4)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第10题:

网络热词“被就业”折射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窘境。要避免“被就业”的尴尬,需要() ①政府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②相关部门客观地对待就业数据 ③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纠正用人观念偏差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