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教育性原则
(二)全体性原则
(三)差异性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
(五)整体性原则
(六)发展性原则
(七)活动性原则
(八)保密性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第2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是教育性原则,应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明辨是非,帮助他们端正看问题的角度,调整看问题地方法,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
二是全体性原则;
三是差异性原则;
四是主体性原则;
五是整体性原则;
六是发展性原则;
七是活动性原则;
八是保密性原则。

第3题:

简述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正确答案: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第4题:

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正确答案: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第5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里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第6题: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标准: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健康,反应适度;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统一协调;有良好的性格特征。
途径:全面渗透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通过常规指导和训练、各个领域教学、各种突发事件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拓展并丰富各类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同步。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保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第7题:

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正确答案: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第8题:

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正确答案: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各地中小学教师自发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地发展。(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可以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

第9题:

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一)教育性原则
(二)全体性原则
(三)差异性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
(五)整体性原则
(六)发展性原则
(七)活动性原则
(八)保密性原则

第10题:

问答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是教育性原则,应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明辨是非,帮助他们端正看问题的角度,调整看问题地方法,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
二是全体性原则;
三是差异性原则;
四是主体性原则;
五是整体性原则;
六是发展性原则;
七是活动性原则;
八是保密性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