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典论•论文》的主要文学思想。

题目
问答题
试论《典论•论文》的主要文学思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1)曹丕在论著中论及有关文学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文学批评的态度等问题。(2)对自古以来的“文人相轻”之习表示反对。(3)将文章提到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4)论文气即才性:“气”指作家才性在作品中的反映。

第2题:

试论《典论•论文》的主要文学思想。
《典论•论文》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分、文学的价值等颇为重要的问题。
(1)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批判了“文人相轻”、“贵远贱今”的风气。提出了“审己度人”的主张,认为这样才能克服文人相轻之病,作出公允合理的评论,可以见到他有志于扭转当时这种文人批评的不良风气。
(2)关于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曹丕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命题。他认为作家的气质、个性不同影响到作品,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他的“文气说” 首开以“气”论文的风气,运用于文学批评,将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联系起来评论,令人耳目一新。他以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为当时的文坛树立了典范。
(3)关于文体。曹丕对对文章的样式进行了分析,归纳成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大类,并概括而简要地指出它们的特征。难得可贵的是他已注意到纯文学的两种样式——诗、赋的自身特点,“欲丽”二字,即揭示了纯文学作品的重要美学特征。鲁迅先生说,曹丕的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从这一点也可以得到证明。
(4)关于文学的价值和地位。曹丕给予文学的评价,“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认为“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唯文章才垂世不朽。他在这里论的是文章的价值和作用,但联系前面文体区分的四大类来看,显然也包含了文学。把文学提高到如此高度,在曹丕之前还没过。他以帝王之尊,对文学的功用价值有这样的认识,这对六朝及其以后的文学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3题:

曹丕《典论》中对于文学批评的主要观点集包括()

A.论作家

B.论文体

C.论文章的价值和作用

D.论声律


标准答案:ABC

第4题:

简述《典论•论文》的产生背景。


正确答案: (1)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关系看,《典论•论文》的产生既是文学创作的总结,又是文学创作经历建安的繁荣之后,要求理论指导的必然。它继承和发展了文学具有社会功能的理论,并发现了文学与经学的矛盾。肯定了文学的独立地位。
(2)从思想上说,它突破了儒家传统的文学观念,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强调文学的抒情特征。

第5题:

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
文本同而末异

第6题:

《典论.论文》中表现了曹丕哪些文学见解?
①曹丕反对“文人相轻”提出了文学批评应持哪种态度的问题。
②曹丕认为“文本同而末异”,提出了文体论,并对各种不同的文体作了具体分析。
③在讨论作家和作品的关系时,曹丕还非常强调气的作用,提出了有名的“文气说”
④特别强调文章的价值和作用,提出“文以致用”的观点。
⑤强调作家应“贱尺璧而重寸阴云”排除饥寒和逸乐的干扰,强力著述以传于后世。
⑥曹丕的文学批评意见采取了全新的观点,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第7题: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了哪些理论观点?
《典论·论文》从针贬“文人相轻”、推崇“审己度人”入手,借助对建安七子创作风格及个性的分析,提出了“文本同而末异”、“文以气为主”、“文章经国之大业”等重要的理论观点。
第一, 文本同而末异。这里的“本”与“末”,分别就文学的本质特征与文体特征而言,属于文体论。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其“本”相同;而不同的文体,在表现形态、语言形式、体貌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其“末”相异。
第二,文以气为主。曹丕以“气”论文和文人,以“文气”说表述作家气质个性与文章风格体貌的关系。
第三,建安七子之文气研究。曹丕是建安时期的著名作家,他的文体论和文气说,既有着对自己创作经历和体会的概括总结,同时也建立在对建安文学概括总结的基础之上。《典论·论文》用一半的篇幅对当时著名的作家孔融等七人逐一品评,后世“建安七子”之称即出于此。
第四,文章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将文章的价值和作用概括为两句话:“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第五,文人相轻与贵远贱近。曹丕《典论·论文》反复针贬“文人相轻”的弊端,主张“君子审己以度人”。

第8题:

以“滋味”论诗的概念出自《典论论文》。()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 曹丕

第10题:

《典论·论文》主要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文学理论?


正确答案: (1)论文学的价值和作用。
(2)论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
(3)文体论和文学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