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孔的孔排距较密时,导火索的外露部分不得超过()m,以防止导火索互相交错而产生起火现象。

题目
单选题
炮孔的孔排距较密时,导火索的外露部分不得超过()m,以防止导火索互相交错而产生起火现象。
A

1

B

2

C

3

D

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隧道施工中,周边孔通常按照设计的孔距从顶板中心开始向两侧布置,而其他炮孔可以根据设计的孔距排距均匀布置,必要时可以____,但不得随意____。


参考答案:炮孔,减孔

第2题:

某露天矿山,有一爆区布孔方式为三角形布孔,孔距a为9m,排距b为8m,抵抗线wd为10m,求炮孔密集系数m?


参考答案:m=a/wd=9/10=0.9
炮孔密集系数m为0.9

第3题:

井巷爆破中,当炮孔深度小于0.9m时装药长度不得超过炮孔深度的__________。剩余部分全部用炮泥填塞。


参考答案:1/2

第4题:

用电雷管引爆,应设专用引爆信号线路,引爆装置应由接线人员负责管理。用火雷管引爆时,不得使用燃烧速度相同的导火索,否则各炮应设置不同长度的导火索,防止各炮同时爆炸,影响周的安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

第5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爆破作业中,火花起爆应遵守下列规定()。

A.深孔、竖井、倾角大于15o的斜井等工作面的爆破,禁止采用火花起爆

B.炮孔的排距较密时,导火索的外露部分不应超过3.0m,以防止导火索互相交错而起火

C.一人连续单个点火的火炮,暗挖不应超过5个,明挖不应超过10个

D.当信号炮响后,全部人员应立即撤出炮区,迅速到安全地点掩蔽


参考答案:CD

第6题:

某爆区台阶高度14m,孔深16m,炮孔间距5.5m,排距8m,岩石密度为3,理论单耗q为270g/t,计算平均单孔装药量?(单位Kg)


参考答案:Q=270/1000×5.5×8×14×3=498.96Kg
平均单孔装药量498.96Kg

第7题:

在有瓦斯的井巷爆破作业时,当炮孔深度大于()时,装药长度不得超过炮孔深度的1/2,剩余部分全部用炮泥填塞。

A.0.5m

B.0.7m

C.0.9m

D.1.1m


正确答案:BC

第8题:

乳化炸药在装入炮孔前一定要____,不得有压扁等现象,防止堵塞炮孔。


参考答案: 整理顺直

第9题:

在处理浅孔药壶法产生的盲炮时,平行孔距盲炮药壶边缘应不小于()m。

A.0.3

B.0.4

C.0.5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布孔参数有()。

A、孔深

B、孔距

C、排距

D、炮孔邻近系数


正确答案: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