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消费者2010年1月向银行贷款20万元,当月开始正常还款,还款频率为“月”,但4月-6月连续未还款,个人信用报告中的“

题目
单选题
某消费者2010年1月向银行贷款20万元,当月开始正常还款,还款频率为“月”,但4月-6月连续未还款,个人信用报告中的“最高逾期期数”是()。
A

2

B

3

C

4

D

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司向银行贷款 50 万元,第 1 年末开始还款,每年还款一次,等额偿还,分 5

年还清,银行借款利率为 12%,则每年应还款( )。

A.135000 元 B.138696 元 C.143200元 D.140225 元


正确答案:B

第2题:

借款人具备按期还款能力,但通过伪造个人信用资料骗取银行贷款的,可能产生还款意愿风险。


答案:对
解析:
考察还款意愿风险的知识。还款意愿风险是信用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借款人具备按期还款能力,但通过伪造个人信用资料骗取银行贷款的,可能产生还款意愿风险。

第3题:

2006年,甲区张某向乙区李某借款5万元,定于2006年1月5日偿还,但2006年1月底张某都未还款,于是李某向乙区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张某限期履行还款义务。但过了还款期,仍未还款,于是李某于2006年3月向乙区法院申请执行。经查,张某在丙区有价值6万元财产,在丁区有价值6万元财产。但到了2007年3月乙区法院一直未执行。后李某又向该市法院申请执行,则市法院的下列做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可以责令乙区法院限期执行 B.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 C.可以指令丙区法院执行 D.可以指令丁区法院执行


正确答案:ABCD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3条的规定,选项A、B皆符合题意。需要说明的是,丙区法院和丁区法院皆为可供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所以,市法院指令这两个法院执行也是无可厚非的。

第4题:

某消费者2010年1月向银行贷款20万元,当月开始正常还款,还款频率为“月”,但4月-6月连续未还款,个人信用报告中的“最高逾期期数”是()。

  • A、2
  • B、3
  • C、4
  • D、5

正确答案:B

第5题:

(2018年)王某借给李某 5 万元。约定的还款期间届满后,李某未还款。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发生的下列事由中,能够导致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有( )。

A.李某向王某请求延期还款
B.王某要求李某还款
C.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还款
D.李某向王某还款1万元

答案:A,B,C,D
解析:
( 1 )选项 AD :属于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同意履行义务的方式包括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请求延期履行、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承诺。( 2 )选项 B :属于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 3 )选项 C :属于权利人提起诉讼。

第6题:

王某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3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5%,贷款期限为20年,采用按月等额本金还款方式还款,王某第1个月还款(  )元。

A.2500
B.1979.9
C.2579.9
D.1900

答案:A
解析:
等额本金还款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At为第t月的还款额;P为贷款全额;n为按月计算的贷款期限;i为月利率。题中,贷款月利率i=5%/12,按月计算的贷款期限n=20×12=240(个月),计算王某第1个月的还款额,即t=1,代入公式得:

第7题:

借款人对偿还银行贷款的态度是指()

A:还款能力
B:还款意愿
C:还款风险
D:个人信用

答案:B
解析:

第8题:

借款人具备按期还款能力,但其故意通过伪造个人信用资料而推迟还款,此种行为对银行来说属于还款意愿风险。( )


正确答案:√
还款意愿是指借款人对偿还银行贷款的态度。在还款能力确定的情况下,借款人还可能故意欺诈,通过伪造个人信用资料骗取银行的贷款,从而产生还款意愿风险。

第9题:

张某向李某借了10万元钱,双方未约定还款期限。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张某无须还款
B.李某有权要求还款
C.张某随时都可以还款
D.李某随时都可以主张张某还款

答案:A
解析:
《合同法》规定,对于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第10题:

在个人信用报告中,信用卡24个月还款状态中的“*”表示()

  • A、未开立账户
  • B、本月没有还款历史,即本月未使用
  • C、结束
  • D、结清的销户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