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一生的学问围绕()打转成就斐然。

题目
单选题
胡适一生的学问围绕()打转成就斐然。
A

教育

B

质疑

C

创新

D

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论争中围绕"问题与主义”进行论争的双方是

A:林琴南与陈独秀

B:林琴南与胡适

C:胡适与李大钊

D:鲁迅与学衡派


参考答案:C

第2题:

广告是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研究人的一门学问。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胡适指出,真正可靠的学问除了从教师传授得来之外,还可以从自修得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成就斐然,以下著作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史记》——司马迁
  • B、《齐民要术》——贾思勰
  • C、《资治通鉴》——郦道元
  • D、《天工开物》——宋应星

正确答案:C

第5题:

“盖学问以语言为本质,故音韵训诂,其管龠也;以真理为归宿,故周、魏、晋诸贤尚在,可与对谈。”此话出自().

  • A、胡适
  • B、章太炎
  • C、钱穆

正确答案:B

第6题:

围绕《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做一个教案。


答案:
解析: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识记新中国在核技术、导弹、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领域的重大成就;通过列表归纳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培养归纳分析能力;
通过这些成就在生产领域中的运用,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进一步探究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列表归纳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各项成就在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地位、意义;
借助多媒体,通过影视资料、图片等再现历史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分析图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表格分析、影视、图片等再现的历史情景,学生认识我国科技成就在许多领域内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而有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培养危机意识,增强使命感、激发为振兴祖国发愤读书的志向。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地位:本课内容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及作用。在内容上承接了必修三模块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同时又连接现实中中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及运用。
2、重难点:
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练的让学生了解本课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通过必修Ⅰ、必修Ⅱ学习,对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当时的世界格局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初步具备了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背景知识。
通过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的学习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成就及地位、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已经有所了解,这将有助于理解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同时也有利于课堂上的讨论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如电视、网络、收音机等,对我国近期的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媒体:采用多媒体教学(PPT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时事新闻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图片导入新课。2012年6月16号18时37分,神舟九号搭载3名航天员飞天,并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迈出重要的一步。这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中一项重大的科技成就,那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还在哪些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学习这些内容。
(二)新课讲授
第一轮: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学案表格填写。

领域
成就
地位、意义

两弹一星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91-1994年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1970年“东方红一号” 卫星
加强了…打破…,提高…。和平利用核能已经取得…。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载人航天
1992年实施载人飞船计划
1999年“神舟”号无人飞船4次成功
2003、2005、2008年神五、神六、神七飞天
2011年神八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
2012年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

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
农业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新品种——南优2号
大大提高…
有助于解决…
计算机
1983年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1993年巨型计算机“银河-Ⅱ号
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生物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0世纪末参加人类基因工程研究
开辟…的时代
(世界第一)
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第二轮:学生讲解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作用,教师补充。
内容一: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是指哪两弹一星?具体有哪些成就? 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 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对中国有什么意义?(学思之窗) 介绍科学家邓稼先、钱学森对我国科研事业的贡献。(学习资料)
内容二:载人航天
学生讲解载人航天的成就。 学生谈谈航天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内容三:杂交水稻
学生讲解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成就。 学生谈谈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内容四:计算机和生物技术
学生讲解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成就 学生谈谈计算机和生物技术成就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三轮:学生合作探究重难点问题,教师指导分析解答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问题一:
建国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是哪些因素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大发展?
探究问题二:
建国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重大作用和意义? 教师指导分析: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科技工作者等角度分析原因,利用已学必须1,必修2的政治经济知识解答问题;同样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角度分析作用和意义。
探究问题三:
反思我国与世界科技大国的差距,我能为祖国做什么?(自由发表意见)
(三)巩固练习(见课件和学案)
本课小结:学习了本课,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认识到了中国与世界存在的差距,这就要求大家发愤图强,为振兴中华努力!

第7题:

胡适的治学领域除了现代学问外,还包括以下哪些传统学问?()

  • A、哲学
  • B、文字学
  • C、红学
  • D、考据学

正确答案:A,C,D

第8题:

胡适的演讲词《不要抛弃学问》可视为一篇驳论文。(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学问和证悟成就是不是一回事?


正确答案: 学问有世俗学问和佛法学问两种,前者如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学、社会、政治、经济等等学问,后者如内学三藏四续包括的佛教学问。
大乘佛教所追求的目的是遍知和利乐众生两条,遍知的目的是利众,广泛的利众需要遍知智慧。“遍知”就是无所不知,佛教事事讲因果,“遍知”也不例外,需要创造遍知的顺缘。
遍知的顺缘是求知意志支配下的深入学习。不学无术,想得到遍知智慧是绝不可能的。
因此,佛教十分重视学问,对学佛者来讲,外学即世俗学问和内学都很需要,自修自悟和利乐众生都离不开学问知识。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重”的说法,不是佛教的观点,不可轻信。
但佛教所说的学问和世俗的学问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世俗的学问指纯粹的知识,世俗的“学者”,就是纯知识性的学者,因此,不管人品德性,只要有知识就是“学者”。佛教从来反对那种脱离思想、行为的“口头学问”、“空谈学者”,要求学问见于言行。
因此,佛教善知识从原则上讲都应有相应的德性和觉悟成就,但也不是没有例外的。“善知识”这个佛教中的概念和实际善知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衡量善知识应从信仰、德性、学问全面衡量,不能只看表面的知识学问。
成就指的是学佛人的修证成就,即戒、定、慧三学成就,菩提心成就,密法共不共成就等。
佛教有成就的高僧密修士有学者型和瑜伽型两种类型,瑜伽型的成就者着重在内修,除了掌握与修持有关的知识而外很少关心其他知识,学者型成就者广学多闻,具有授徒弘法的条件。
总之,学问和修证成就之间不能画等号。

第10题:

在胡适的眼里,徐志摩的一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