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成的()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

题目
单选题
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成的()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散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A

《企业政策与战略》

B

《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

C

《政治经济学原理》

D

《国富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战略管理是由( )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计划趋向战略管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A.波特
B.安德鲁斯
C.安索夫
D.申德尔

答案:C
解析:
“战略管理”一词是由美国企业家安索夫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计划趋向战略管理》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第2题:

企业战略管理一词最早是在1976年出版的《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提出来的,该书的作者是()

  • A、彼得·德鲁克
  • B、迈克尔·波特
  • C、安德鲁斯
  • D、安索夫

正确答案:D

第3题:

1965年,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将企业战略分为()。

A、企业总体战略

B、竞争战略

C、职能层战略

D、业务层战略


参考答案:AB

第4题:

战略管理庄姐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有四个要素构成,即产品与市场营销、增长向量、协同作用和()。

  • A、核心能力
  • B、竞争优势
  • C、企业使命
  • D、外部环境

正确答案:B

第5题:

试述安索夫提出的企业战略四要素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安索夫提出的企业战略四要素的基本内容包括:
1)产品与市场范围:这一战略要素说明企业战略首先要确定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市场领域。
2)增长向量:这一战略要素实质上就是指企业的成长方向,即在上述产品与市场领域中,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
3)竞争优势:这一战略要素是指在特定的产品与市场领域中,企业与其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特征和条件。
4)协同效应:这一战略要素是指若干因素的有效组合可以比单个因素能够产生更大的效果。
以上四个战略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企业战略的内核。其中,产品与市场领域可以明确企业寻求获利能力的范围;增长向量可以明确这种范围扩展的方向;竞争优势是企业获利能力的保证;协同效应则是企业获利能力实现的“加速器”。

第6题:

战略管理是由()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计划趋向战略管理》中首先提出的。

A.波特
B.安德鲁斯
C.安索夫
D.申德尔

答案:C
解析:
战略管理一词是由美国企业家安索夫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计划趋向战略管理》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第7题:

开启了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之先河的是()

  • A、波特的《竞争战略》
  • B、安索夫的《公司战略》
  • C、波特的《竞争优势》
  • D、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

正确答案:D

第8题:

标志着企业经营战略框架的初步形成的著作有()

A.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论》

B.钱德勒的《企业战略论》

C.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史的考证》

D.安索夫的《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史的考证》


参考答案:AC

第9题: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一书中提出了“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的理论,成为经营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 A、《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
  • B、《企业战略概念》
  • C、《企业战略论》
  • D、《战略与结构》

正确答案:A

第10题:

( )是指商品是商品流通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管理绩效的目标。

  • A、商品流通企业战略目标
  • B、商品流通企业战略管理
  • C、商品流通企业战略决策
  • D、商品流通企业战略预测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