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有5000件积压的在产品,总制造成本为50000元。如果花20000元再加工后出售,可得销售收入35000元。该产

题目
单选题
某公司有5000件积压的在产品,总制造成本为50000元。如果花20000元再加工后出售,可得销售收入35000元。该产品也可卖给某批发公司,可得销售收入8000元。在分析这两个备选方案的过程中,沉没成本是()。
A

8000

B

15000

C

20000

D

500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司销售收入为5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40%,经营杠杆系数为1.5,财务杠杆系数为2。如果固定成本增加50万元,则总杠杆系数将变为( )。

A.3

B.4.5

C.6

D.8


正确答案:C
【答案】C
【解析】因为1.5=(500-500×40%)/(500-500×40%-F);所以原来的固定成本F=100(万元);因为2=200/(200-1);所以,利息费用I=100(万元);因此,若固定成本增加50(万元);总杠杆系数=(500-500×40%)/(500-500×40%-100-50-100)=6。

第2题:

万利公司生产的w产品需要经过三道加工工序制造完成,直接材料分别于每道工序开始加工时-次投入。某月生产完工产品l50件,月末在产品50件,假设各工序在产品均完成本工序50%的加工。资料见下表:

本月w产品应负担的各项成本费用如成本计算单所示: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W 产量:20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本月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1 560 5 820 直接人工 400 1 676 制造费用 290 1 094 合计 2 250 8 590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W产品的产成品和在产品成本,并填列在产品成本计算单中。


正确答案:
【答案】
全部材料费用=10+14+16=40(元)
第-道工序:(10/40)×100%=25%
第二道工序:[(10+14)/40]×100%=60%
第三道工序:[(10+14+16)/40]×100%=100%
在产品约当产量=10 X 25%+20×60%+20×100%=34.5(件)
定额总工时=4+6+10=20(小时)
第-道工序:(4×50%)/20=10%
第二道工序:(4+6×50%)/20=35%
第三道工序:(4+6+10×50%)/20=75%
在产品约当产量=10×10%+20×35%+20×75%=23(件)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1 560+5 820)÷(150+34.5)×150=6 0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1 560+5 820)÷(150+34.5)×34.5=1 380(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400+1 676)÷(150+23)×150=1 8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400+1 676)÷(150+23)×23=276(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90+1 094)÷(150+23)×150=1 2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90+1 094)÷(150+23)×23=184(元)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w 产量:20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本月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1 560

5 820

6 000

1 380

直接人工

400

1 676

1 800

276

制造费用

290

1 094

1 200

184

合计

2 250

8 590

9 000

1 840

第3题:

F公司是一个家具制造企业。该公司该生产步骤的顺序,分别设置加工、装配和油漆三个生产车间。公司的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车间分别设置成本计算单。装配车间成本计算单中的“月末在产品成本”项目的“月末在产品”范围应包括( )。

A.“加工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B.“装配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C.“装配车间”已经完工的半成品

D.“油漆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正确答案:BCD
[答案]BCD
[解析]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某个步骤的“在产品”指的是“广义在产品”,包括该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该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换句话说,凡是该步骤“参与”了加工,但还未最终完工形成产成品的,都属于该步骤的“广义在产品”(言外之意,某步骤的广义在产品中不可能包括前面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由此可知,选项A不是答案,选项BC.D是答案。

第4题:

某产品全部加工完需要10小时,一批尚在加工过程中的在产品平均已完成8个小时加工工时,该批在产品共有1000件,已知该产品产成品单位重置成本为200元,在成本消耗与加工工时成正比的情况下,该批在产品最可能的评估值为()万元。

A.16
B.20
C.14
D.12

答案:A
解析:
评估值=1000×(8/10)×200=160000(元)

第5题:

下列关于材料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不正确的有( )。

A:用于出售的原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材料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B: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C: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用其生产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D: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用其生产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E:产成品、商品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答案:B,D
解析:
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第6题: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二生产步骤的广义在产品不包括。()

A、第三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B、第二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C、第二生产步骤完工入库的半成品

D、第一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参考答案:D

第7题:

在产品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 )。

A.销售收入/平均在产品存货

B.制造成本/平均在产品存货

C.销售成本/平均在产品存货

D.制造费用/平均在产品存货


正确答案:D

第8题: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某期某生产步骤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 ( )。

A.该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与该生产步骤月末加工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B.该生产步骤产成品与该生产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C.该期最终完工产成品与该生产步骤月末广义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D.该生产步骤产成品与该生产步骤月末加工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正确答案:C
解析:在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但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这里的在产品是广义在产品,某步骤广义在产品是指该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该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

第9题:

某产品全部加工完需要进行15小时,一批尚在加工过程中的在产品平均已完成12个加工工时,该批在产品共有1000件,已知该在产品的产成品单位重置成本为200元,在成本消耗与加工工时成正比的情况下,该批在产品最可能的评估值为( )。

A.160000元
B.200000元
C.140000元
D.120000元

答案:A
解析:
评估值为=1000×12/15×200=160000(元)

第10题:

在半成品是直接出售还是加工后出售的决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 A、半成品继续加工前的成本为无关成本
  • B、决策分析仅限于其加工后所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追加的成本
  • C、副产品是否作为废料处理
  • D、如果是进一步加工,增加的收入应当大于加工增加的成本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