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世界旅游城发展规模约2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依托区域整体“H”型骨架,突出“全域管理”的规划理念,按照“主城

题目
多选题
桂林世界旅游城发展规模约2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依托区域整体“H”型骨架,突出“全域管理”的规划理念,按照“主城区+旅游功能区+产业组团”的空间组织模式,形成“一点三星三区”七大功能板块,请问:“三星”代表以下()重要的旅游服务区。
A

凤凰体育运动休闲旅游区

B

会仙湿地旅游区

C

万福休闲度假旅游区

D

雁山植物园旅游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2题: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对于“理念创新,构建发展新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围绕全域统筹规划,全域资源整合,全要素综合调动,全社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目标,在推动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

B、创新规划理念,将全域旅游发展贯彻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类规划中,在旅游引领“多规合一”方面取得新突破

C、补齐短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

D、“十三五”期间,创建300个左右全域旅游示范区


参考答案:B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号)指出:理念创新,构建发展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主要依靠景点景区、宾馆饭店等基础旅游要素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众旅游新时代的要求。“十三五”时期,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加快由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促进旅游发展阶段演进,实现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
围绕全域统筹规划,全域资源整合,全要素综合调动,全社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目标,在推动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创新规划理念,将全域旅游发展贯彻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类规划中,在旅游引领“多规合一”方面取得新突破;补齐短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推进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供给,形成综合新动能,在推进“旅游+”方面取得新突破;实施旅游扶贫,推进旅游增收富民,在旅游精准扶贫方面取得新突破;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旅游综合执法,在文明旅游方面取得新突破;完善旅游业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在健全旅游业统计体系方面取得新突破;保护城乡风貌和自然生态环境,在优化城乡旅游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创建500个左右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3题:

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A.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

B.统一规划

C.整合资源

D.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


答案:ABCD

第4题: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三级、三类规划的划分依据分别是()

A:行政层级,对象与功能
B:行政层级,区域规模
C:区域规模,发展领域
D:区域规模,对象与功能

答案:A
解析:
我国的规划体系由三级、三类规划组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行政层级分为国家级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

第5题:

给定资料:
  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是大众旅游时代的必然趋势。2015年,国内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并重的局面初步显现,国民出行超过40亿人次,其中,自由行达32亿人次,人均消费1000元左右。但这并不是说全域旅游就是“无景点旅游”,也不意味着景点旅游已经没有市场。
  处理好景点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关系至关重要。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上所指出的、现在有些风志在推进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开始无视景区建设,甚至还有人认为全域旅游就是“无景点旅游”,有的还做出了诸如“2016旅游景区死亡元年”等判断。这些观点和认识都是对全域旅游理念的误读与误解。
  以浙江为例,G20峰会在杭州成功召开,会展经济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再次展现浙江全域旅游的魅力。在浙江的实践中,景点旅游同全域旅游并不矛盾。杭州西湖的免票开放,使得杭州人与游客共享西湖景色,产业联动效应显著。浙江充分发挥景区在全域旅游中的带动引领作用,由“单一型、孤岛式”发展向“联动型、辐射型”发展转变,与全域旅游进入携手并进发展阶段。
  就定位战略来说,景点旅游的定位是个别景点的个性塑造。全域旅游则是涉及某个区域旅游景点的总体定位。而且,只有当旅游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时才能成为全域旅游。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马尔代夫、泰国、夏威夷等,完全围绕旅游来发展相关产业,所以成就了全域旅游。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六大主要考核指标:一是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二是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三是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的10倍以上;四是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五是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六是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度高、覆盖度广。这些指标意味着全域旅游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从另一方面看,发展全域旅游又要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景点看旅游模式,游客进入一个区域之后,能够从整体而不是局部感受到差异化体验和差异化的新奇特。比如法国巴黎,整座城市
  就是一个景区,游客进入后会有多感官、多方位、多层级的体验,从而成为全域旅游的全球典范。在整个区域的发展中,旅游不是被单独割裂开来,而是与其他产业和发展要素达到相互融人、彼此增值的一种耦合关系。
  处理好景点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关系需要从战略全局上重新思考与谋划旅游发展新理念、新模式,不把全域旅游看作是景区景点的简单相加,而要坚持区域内资源整合与旅游规划设计的全域覆盖,最终获取更加强劲的动力源泉,释放旅游综合功能。
  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就景点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350字。


答案:
解析:
景点旅游同全域旅游并不矛盾,两者是递进与发展的关系。
  景点旅游是全域旅游的基础,无视景区建设、认为全域旅游就是“无景点旅游”等判断都是对全域旅游理念的误读。在推进全域旅游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景区的带动引领作用,向“联动型、辐射型”发展转变。全域旅游是涉及某个区域旅游景点的总体定位,是对景点旅游的升级与发展。发展全域旅游要跳出景点看旅游,将旅游同其他产业和发展要素融合,使游客能够从整体感受到差异化体验和差异化的新奇特。
  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是大众旅游时代的必然趋势,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至关重要。要重新思考与谋划旅游发展新理念、新模式,坚持区域内资源整合与旅游规划设计的全域覆盖,释放旅游综合功能。

第6题:

全域旅游规划应重点突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7题:

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包括的要素有区域整体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区域的安全管理规划等。其区域的安全管理规划涉及( )。


正确答案:AC

第8题:

国务院《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A.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

B.整合资源

C.统一规划

D.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


答案:ABCD

第9题:

根据《“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创新发展,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的具体要求之一是:创新规划理念,将全域旅游发展贯彻到()等各类规划中,在旅游引领“多规合一”方面取得新突破。

A.城乡建设
B.土地利用
C.生态保护
D.消防安全
E.反恐安全

答案:A,B,C
解析:

第10题:

(2014年考题)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三级三类规划的划分依据分别是( )

A.行政层级,对象与功能
B.行政层级,区域规模
C.区域规模,发展领域
D.区域规模,对象与功能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