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述五味子的栽培关键技术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请述五味子的栽培关键技术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经济林栽培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技术。


正确答案: 1、设施栽培树种、品种选择;
2、经济林树种低温需冷量及打破休眠技术;
3、经济林设施环境及调控技术:
(1)设施内光照特点及调控技术,包括:选择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合理的设施结构、铺设反光地膜、人工补光技术、其他措施;
(2)设施内间温度状况及调节技术:气温、地温;
(3)设施内温度及调节;
(4)设施CO2调节技术。
4、设施栽培经济林生长发育模式及树体综合管理技术:
(1)设施栽培经济林生长发育模式;
(2)设施栽培经济林树体综合管理技术。

第2题:

大白菜越夏覆盖栽培关键技术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品种选择。选择生长迅速、耐热耐涝、抗病性强的早熟品种。
2.棚室覆盖。大棚温室全棚覆盖防虫网。同时,在棚内设置银灰色或绿色遮阳网,能显著降低棚内温度。最好将旧棚膜卷起后固定在棚顶,雨季来临后可随时放下防雨。
3.整地施肥。前茬结束后及时消除残株、杂草,全面喷药杀虫灭菌。
4.播种育苗。播种期宜选择在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收获,经济效益较高。直播以穴播为好,按株距45~50cm开穴,每穴播种3~5粒,上盖0.5cm厚细土,每667m2用种量100g左右。播种后及时浇灌垄沟,湿透垄背,以利出苗迅速整齐。如不能及时倒茬,也可育苗移栽。
5.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幼苗3~4片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5~6片叶时定苗。间苗、定苗时不要伤根,以防软腐病发生,667m2留苗3000株。
(2)肥水管理。勤浇水、轻浇水,使地面处于湿润状态,遇降雨后应及时排水,以防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定苗后和莲座期结合浇水各追施1次速效肥。第1次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10~15kg,第2次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8~10kg。叶球生长旺盛期,如肥水不足,每667m2可再追腐熟的豆饼水20kg。在收获前2~3d浇足收获水。
(3)病虫害防治。大白菜越夏生产的难点在于生育前期的菜青虫和小菜蛾危害以及生育后期的软腐病。因此,前期发现虫害后及时用药防治,出入时一定要关严门,防止害虫迁入。每次下雨前及时放膜遮雨,管理过程中注意减少叶片的损伤,可有效防治软腐病的发生和蔓延。
6.收获。一般在叶球五、六成心时即可收获上市,可间拔采收。

第3题:

LTE有哪些关键技术,请列举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OFDM: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
MIMO:不相关的各个天线上分别发送多个数据流,利用多路信道,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提高信道及频谱利用率,下行数据的传输质量。
高阶调制:16QAM、64QAM HARQ:下行:异步自适应HARQ 上行:同步HARQ
AMC:TD-LTE支持根据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AMC调整
小区干扰控制:LTE系统中,系统中各小区采用相同的频率进行发送和接收,在小区间产生干扰,小区边缘干扰尤为严重。目前的干扰控制技术有干扰随机化,干扰控制,干扰对消,干扰协调等。

第4题:

请阐述地膜覆盖黑色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的田间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破膜放苗,并用湿土将放苗孔封严。当苗齐后,为了促进幼苗早发棵,可叶面喷施叶绿精800倍液2~3次;在开花期,及时摘除花蕾。为提高大薯率,可叶面喷施甜果精800倍液2~3次。黑色马铃薯的主要病害是晚疫病,虫害是蚜虫。防治晚疫病可用64%杀毒矾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8%乐斯本1000倍液进行喷杀。

第5题:

苹果果实套袋栽培有什么好处?应把握住哪些关键技术环节?


正确答案: 果实套袋是提高苹果外观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通过套袋能抑制叶绿素、促进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的形成;使果点减少、变小、色浅,防止或减轻果锈和裂果的产生,防止病虫对果实的危害,有利于控制农药的污染;使果面更光洁、更细腻、色泽更鲜艳。
为提高套袋栽培的效果、尽量降低成本,应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
①袋型选择:实践经验表明,红色较难着色的品种,如富士系、元帅系品种,应选用双层纸袋,其外层袋不透水、外表宜为灰黄色、里表为黑色,内层袋宜为半透明的蜡质红色;红色容易着色的品种,如乔纳金系、嘎拉系品种,可选用不透水的单层纸袋;黄色品种也用不透水的单层纸袋即可。
②套袋时间、方法:除易生果锈品种外,以落花后30-45天为套袋适期,北京地区大致在5月中旬-6月上旬。套袋方法多样、关键是要将袋口封严扎紧。
③做好袋前病虫防治、严防病虫入袋危害:应依据果园病虫危害情况,在套袋前有针对性的喷一次杀虫、杀菌剂,要求喷药与套袋间隔时间不能超过7天,否则要重喷。
④除袋时间和方法:一般中熟品种在采前15天、晚熟品种在采前30天左右除袋为宜。除袋时,要先除外层袋、2天后再除内层袋,以防日灼危害。
⑤除袋后管理:为促进果实全面着色、改善光照条件,除袋后还要配合进行摘叶(重点是果台枝上的直接当光叶片)、转果和地面铺反光膜等工作。

第6题:

请阐述胡麻栽培技术选地整地、施足底肥、种子处理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前茬以玉米、小麦、大豆、甜菜为好,实行4~5年以上轮作。前茬收后及时深耕,耕后及时耙耱,清除残茬,使土壤细碎、疏松、保墒,利于胡麻出苗、保苗。
2、施足底肥:胡麻根系细弱,吸肥能力低。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尿素1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4~6kg,在整地前1次性施入。
3、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精选、晾晒,提高发芽率;每100公斤种子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0.5公斤拌种,可防治苗期病害。

第7题:

请述五味子的栽培关键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1)气候条件:为了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必须选择能使北五味子植株正常生长的小气候区域,从而获得优质、高产。无霜期120d以上,≥10℃的年活动积温2300℃以上,生长期内没有严重的晚霜、冰雹等自然灾害,适宜选作北五味子园地。
(2)土壤条件:北五味子自然分布区的土壤,多为黑钙土、栗钙土及棕色森林土。这些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具有通透性好、保水性强、排水良好、腐殖质层厚的特点。人工栽培的实践证明,北五味子对土壤的排水性要求极为严格,耕作层积水或地下水位在不足1m的地块不适于栽培。
(3)地势条件:自然条件下,北五味子主要分布于山地背阴坡的林缘及疏林地,这样的立地条件不但光照条件好,而且土壤肥沃、排水好、湿度均衡。人工栽培的经验表明,5°~15°的背阴缓坡地及地下水位大于1m的平地都可进行北五味子的栽植。
(4)水源条件:北五味子比较耐旱,但是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使植株生育良好,生育期内必须供给足够的水分。同时,为防治北五味子病虫害等,喷洒药液也需要一定量的水。所以在选择园地时,要注意在园中或其附近有容易取得足够水量的地下水、河溪、水库水等,以满足栽培北五味子对水分的需要。
(5)周边环境:园址要远离具有污染性的工厂,距交通干线的距离应在1km以上,周围设防风林,交通条件良好。

第8题:

LTE有哪些关键技术,请列举并做简单说明


正确答案:1)OFDM
2)多天线技术
3)链路自适应
4)信道调度
5)HARQ
6)小区间干扰消除

第9题:

述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作用。


正确答案: (1)地膜覆盖的土壤热效应(2)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3)地膜覆盖的其它作用,包括加速土壤营养的转化和吸收,改善土壤理化状况,防止雨水冲击造成土壤板结等。

第10题:

请阐述坑种洋芋栽培技术的整薯点播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利用50~70g小整薯点播,可以避免病菌传播,降低发病率,出苗齐壮,提高抗旱能力。点播时顶芽朝上,充分发挥顶芽优势,早出苗,出壮苗,增产10~20%。每坑穴采用高于地表10~15㎝凸型覆土,保墒性好,同时可防止在培土压蔓前大雨渗实坑穴,降低透气性,造成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