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子房培养的因素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影响子房培养的因素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有哪些,并加以论述?


正确答案: (1)供体植株的生长条件。
(2)供体植株的年龄。
(3)花粉发育时期。
(4)花蕾和花药的预处理。
(5)培养基。
(6)培养条件。

第2题:

子房培养分授粉子房培养和未授粉子房的培养。前者培养的目的是(),后者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


正确答案:挽救杂种胚

第3题:

影响学习需要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正确答案:
答:(1)影响学习需要的因素。(2分).
第一,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
第二,学生的个性特点。
(2)学习需要的培养。(3分)
第一,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第二,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
第四,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4题:

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正确答案: (一)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对兴趣形成影响较大的有如下因素:
1、能力因素。
2、年龄与性别。
3、价值观。
4、家庭和环境。
(二)青少年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1、探究学习的意义,促进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化。
2、即学即用,以知识的力量强化学习兴趣。
3、积少成多,积累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

第5题:

悬浮培养比固体培养有哪些优点,影响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增加培养细胞与培养液的接触面,改善营养供应;
二、在振荡条件下可避免细胞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在局部积累而对细胞自身产生毒害;
三、振荡培养可以适当改善气体的交换。起始愈伤组织的质量;接种细胞密度;
培养条件:方式、温度;继代周期

第6题:

培养条件下的器官发生有哪些方式?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有直接发生与间接发生两种途径。
(2)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有:
1、外源激素的影响
2、物理因素:光照、温度
3、外植体的生理状态
4、培养物的年龄

第7题:

影响离体幼胚培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基因型
2、胚龄和放置方式
3、培养基:
蔗糖:球形胚8-12%,鱼雷形胚4-6%
外源激素: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有机附加物:活性炭,椰子汁等
渗透压:提高渗透压,防止早熟萌发
培养基的酸碱度:大麦4.9;水稻5.0番茄6.5桃5.8
4、培养条件
光照:培养早期采用暗培养;培养后期给予光照
温度:有些幼胚早期培养需要一定的低温处理,然后转入适宜温度下培养。

第8题:

子房培养


正确答案:是指将子房从母体上分离出来,在无菌的人工环境条件下培养,使其生长发育形成幼苗的过程。

第9题:

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原生质体培养的程序。


正确答案: (1)原生质体的活力
(2)原生质体起始密度
(3)细胞壁再生速度
(4)培养基营养
(5)培养条件
(6)供试材料的基因型和生理状态
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纯化——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胞壁再生——细胞团形成——器官形成、植株再生。

第10题:

影响血培养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1)血液标本采集时的影响:抽取标本前、中、后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防污染,导致培养结果的假阳性。抽取标本后,应充分混匀,以防提取的标本凝固,将原本较少的细菌包裹,细菌难以生长,导致培养结果假阴性。抽取的标本量应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做,标本量的不足会影响细菌生长。医生或护士在抽取标本时应注意不要在用药时一边静脉抽取,一般情况下应停药6~8小时后抽取标本,否则会引起培养的假阴性。(2)药物对细菌培养的影响:大剂量用抗生素后抽取标本,因药物抑制作用,使细菌难以产生,导致培养的假阴性。大剂量应用激素,会引起细菌变异,导致培养假阴性。(3)细菌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中的影响①培养基的配方必须要准确,pH应在一定范围,培养基配制好后消毒、储存应严格按照要求。②一般的培养温度应为35~37℃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细菌生长,特殊培养应按规定去做。③常规细菌培养的时间应7天,不要过早弃去标本,如怀疑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标本应培养2周时间方可弃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可疑为布氏菌感染时应培养28天,疑为军团菌感染时应培养10天以上。④培养次日进行盲种和涂片检查,然后3日、5日、7日分别进行盲种于2个血平板上,并进行有氧菌和厌氧菌培养;疑为L型细菌应转种于高渗平板上,检出病菌应及时发报告,每次应遵守无菌操作规程。⑤每天检查培养结果,如有细菌生长应立即涂片做药敏。⑥染色和鉴定,应认真挑选单一菌落做生化鉴定,如出现可疑应与主管医生联系,以便重新抽血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