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黄龙病在田间可以通过()介体传播。

题目
单选题
柑桔黄龙病在田间可以通过()介体传播。
A

吉丁甲

B

叶蝉

C

柑桔木虱

D

蚜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造成柑桔黄龙病的流行的主要因索是()

  • A、幼龄树比老龄树抗病力弱
  • B、田间有一定数量的病株和媒介昆虫
  • C、果园湿度较大
  • D、栽培管理好坏

正确答案:B

第2题:

对于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可通过介体昆虫的数量推测病害发生的程度。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 )病害在田间的主要传播介体是刺吸式口器昆虫。

A.病毒

B.寄生性种子植物

C.真菌

D.细菌


参考答案:A

第4题:

螺原体引起玉米矮化病,其传播的介体昆虫是叶蝉。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防治柑桔黄龙病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实施检疫:严格禁止病区的苗木及接穗向新区和无病区调运。新开辟的果园,一律要种植无病苗木;
(2)建立无病苗圃:无病苗圃可选择在无木虱发生的非病区或有一定隔离条件的地方,与果园相距2km以上,砧木种子用50~52℃热水预浸5分钟,再用55~56℃的热水浸50分钟再播种。凡在健康老树上采集的接穗,需经55〜56℃的热水处理,或用1000mg/kg四环素浸泡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后嫁接。育成的苗木用49℃湿热空气处理50分钟;
(3)挖除病株:发病在10%以下的新果园和发病在20%以下的老果园,挖出病株后可以补种;
(4)防治柑桔木虱:柑枯木虱是传播黄龙病的介体昆虫。生在柑拮的新芽、嫩梢上,当新梢抽发至1~2cm时,全面喷洒1~2次杀虫剂。此外,果园周围栽种防护林,对木虱的迁飞可起到阻碍作用;
(5)加强管理:加强水肥管理,保持树势旺盛,提高抗病力,对于减少黄龙病的发生及因病造成的损失有重要作用。

第6题:

植物病毒有哪些传染或传播方式?在介体传播中,病毒与介体有何依赖关系?


正确答案: 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在自然界生存发展必须在寄主间转移,植物病毒从一植株移或扩散到其它植物的过程称为传播(transmission),而从植物的一个局部到另一局部的过程称为移动(movement)。因此,传播是病毒住植物群体中的转移,而移动是病毒在个体中的位移。根据自然传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两类。介体传播(vectortransmission)是指病毒依附在其它生物体上,借它生物体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及侵染。包括动物介体和植物介体两类。在病毒传递中没有其它它机体介入的传播方式称非介体传播,包括汁液接触传播、嫁接传播和花粉传播。病毒随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传带而扩大分布的情况则是—种非介体传播。病毒不同于真菌,在寄主体外的存活期一般比较短,也没有主动侵入寄主无伤组织的能力,因此只有被动的传播,不像真菌那样主动和有效。植物病毒的有效传播,近距离主要靠活体接触摩擦而传播,远距离则依靠寄主繁殖材料和传毒介体的传带。
介体与所传病毒之间的关系介体与所传病毒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主要根据病毒是否在虫体内循环、是否增殖以及介体持毒时间长短来划分。病毒经口针、前消化道、后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后到达唾液腺,再经口针传播的过程称为循回,这种病毒与介体的关系称为循回型关系(circulative),其中的病毒叫做循回型病毒,介体叫做循回型介体。循回型相互关系中又根据病毒是否在介体内增殖而分为增殖型(propagative)和非增殖型(nonpropagative)。病毒不在介体体内循环的相互关系称为非循回型(noncirculative),根据介体持毒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非持久性(nonpersistent)、半持久性(semipersistent)和持久性(persistent)三种相互关系。非循回型的关系全是非持久性的,而循回型关系中又进一步分为半持久性和持久性两种。

第7题:

传播柑桔黄龙病的介体昆虫是()。


正确答案:柑桔木虱

第8题:

柑桔黄龙病的传播途径是()


正确答案:木虱传播

第9题:

()可通过溢菌现象初步确定为细菌病害。

  • A、柑桔炭疽病
  • B、桃细菌性穿孔病
  • C、柑桔黄龙病
  • D、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 E、马铃薯青枯病

正确答案:B,D,E

第10题:

柑桔黄龙病的传播介体昆虫是()。

  • A、蚜虫
  • B、蚧壳虫
  • C、柑桔木虱
  • D、柑桔粉虱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