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臭氧的方法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题目
问答题
卫星遥感臭氧的方法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卫星遥感臭氧的方法:
(1)由太阳光的后向散射分布计算臭氧的分布特征
(2)临边扫描探测臭氧
(3)地面遥感臭氧
目前卫星遥感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太阳光紫外后向散射法进行探测。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确定地下水水位影响半径的方法有()。

A:公式计算法
B:经验数值法
C:卫星遥感法
D:图解法

答案:A,B,D
解析:
地下水位变化区域半径的确定方法有:①影响半径的计算公式;②影响半径的经验数值;③图解法确定影响半径;④引用半径(r0)与引用影响半径(R0)。

第2题:

水文地质补充调查除采用传统方法外,还可采用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等新技术、新方法。


正确答案:地理信息系统

第3题:

迄今最普遍最有效的保藏食品的方法是()

A、离子保鲜

B、臭氧保鲜

C、冷藏保鲜

D、侵钙保鲜

E、表面涂层


参考答案:C

第4题:

卫星遥感臭氧的方法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 卫星遥感臭氧的方法:
(1)由太阳光的后向散射分布计算臭氧的分布特征
(2)临边扫描探测臭氧
(3)地面遥感臭氧
目前卫星遥感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太阳光紫外后向散射法进行探测。

第5题:

土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有()。

  • A、经纬仪测图
  • B、平板仪测图
  • C、航空遥感调查
  • D、卫星遥感监测和机辅制图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臭氧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臭氧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法、电解法、紫外线法、辐照法和无声放电法等。水处理中应用的多是无声放电法,其生产臭氧的原理是在两平行高压电极之间隔以一层介电体(又称诱电体,通常是特种玻璃材料)并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通入15000~17500V高压交流电后,在放电间隙形成均匀的蓝紫色电晕放电,经过净化和干燥的空气或氧气通过放电间隙,氧分子受高能电子激发获得能量,并相互发生碰撞聚合形成臭氧分子。生产1kg臭氧耗电约20~30kW。
臭氧由臭氧发生器制取,一般以空气或氧气为原料,空气中含有的蒸气和灰尘都会形成弧电损坏电极和降低臭氧产量,所以进入臭氧发生器的空气必须预先经过净化和干燥。利用氧气作为制造臭氧的原料时,并不是纯氧效果最好,一般氧气浓度在92%~99%臭氧产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其中的杂质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利用氧气为原料的臭氧发生器,国外单机发生量已可达250kg/h,这为大规模利用臭氧消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提高臭氧的溶水效果,一般使用水深较大(5~6m)的接触池,而且应使臭氧以微气泡形式,在水中迅速混合和扩散。常用臭氧加注方法有静态混合器、文丘里管和微孔曝气等形式,这一过程要在接触池内完成,接触时间通常只要数分钟,结合不同的水质,臭氧的投加量一般为1~5mg/L之间。为此,臭氧氧化工艺主要包括空气净化干燥装置、臭氧发生器以及水-臭氧的接触池。

第7题:

有哪些卫星遥感传感器可用于监测海冰?


正确答案: 可用于海冰遥感的传感器包括可见光、红外、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等。可见光和红外辐射计空间分辨率较高,但受云雾的影响,且可见光遥感只能在日间进行。相对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利用微波进行海冰遥感的优越性在于,微波遥感几乎不受云雾的影响,并且可以昼夜连续进行。自20世纪70年代起,利用微波辐射计实现了对两极海冰分布范围的卫星遥感连续观测,目前已经实现了全球海冰的准实时监测。

第8题:

.确定地下水水位影响半径的方法有( )。
A. 公式计算法
B. 经验数值法
C. 卫星遥感法
D. 图解法


答案:A,B,D
解析:

第9题:

农业气象预报的常用方法有()

  • A、天气学和气候学方法
  • B、统计学和物候学
  • C、数值模拟和卫星遥感方法
  • D、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卫星遥感臭氧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大概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臭氧主要集中在10~30km的平流层中,对卫星遥感极为有利,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臭氧的混合比垂直分布气候曲线较为简单,在某个高度上有极大值,并向上向下迅速减小,这使得权重函数几乎重复其密度曲线,即权重函数相互重叠,有强的相关性,从而可测参数十分少。
(2)在臭氧高度上,气温的垂直变化很小,使得权重函数的数值很小。
(3)尽管在9.6um臭氧吸收带内有大量谱线,但这些谱线太密集,其平均吸收
率很小,不能提供足够多的臭氧垂直分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