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牧草在干燥过程中养分的变化规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牧草在干燥过程中养分的变化规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牧草在干燥过程中养分损失有哪些?


正确答案:(1)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失主要是在割草、翻草和搬运过程中易损失。
(2)光化学作用造成的损失阳关直射的结果使牧草所含的胡萝卜素、叶绿素及Vc等受损失。
(3)雨淋损失雨淋会增大牧草的湿度,延长干燥时间。
(4)微生物作用引起的损失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在干草上繁殖,导致干草发霉。

第2题:

简述牧草在干燥过程中,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变化。


正确答案: 牧草中的水分主要是自由水和结合水两部分,在牧草刚开始干燥时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并且自由水会快速失去一般要5~8小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细胞还在存活因此呼吸作用继续,糖含量降低,蛋白质被酶分解成氨基酸。
当水分降到45%~55%时,从体内散发的水速度减慢,一般要24~28h,这一阶段失去的是结合水。有自由水减少了因此呼吸消耗渐渐停止。
在干燥过程中,如果是自然干燥,牧草受阳光漂白作用,一些色素会受到破坏,特别是胡萝卜素,损失达50%以上。

第3题:

木材在吸湿或干燥过程中尺寸变化有何规律?


参考答案:答:当木材的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木材吸湿(干燥),体积膨胀(收缩);当木材的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时,则不论木材吸湿或干燥,体积不变。

第4题:

简述一种富含亚油酸的油脂在储藏过程中过氧化值和酸价变化有什么规律。这种变化规律与哪些化学反应有关?


正确答案: 1、过氧化值。在油脂氧化初期,过氧化值随氧化程度加深而增高,而当油脂深度氧化时,氢过氧化物的分解速度超过了氢过氧化物的生成速度,这时过氧化值会降低。
2、酸价。可以直接反映油脂的氧化程度,随氧化程度加深,其酸价不断增大。
与以上变化规律有关的化学反应有:
①油脂的氧化,油脂氧化的初级产物是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可产生小分子的醛、酸等,影响酸价和过氧化值。
②油脂的水解,油脂在有水存在下以及在热、酸、碱、脂水解酶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反应,使脂肪酸游离出来。
③油脂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油脂在高温下烹调时,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如:热分解、热聚合、缩合、水解、氧化反应等。油脂经长时间加热,会导致油脂品质降低,如黏度增大,酸价升高等。
④辐解,辐解产物有小分子的醛、酸、酮等,从而影响酸价。

第5题:

牧草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


正确答案:饥饿代谢阶段(生理过程)、自体溶解阶段(生化过程)

第6题:

简述牧草在干燥过程中养分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1)牧草凋萎期(饥饿代谢)的生理生化过程,呼吸作用消耗和淀粉转化单糖和蔗糖,结果是糖的总量下降水解酶升高,造成营养物质的损失,当牧草水分减少到40%-50%左右,牧草趋于死亡,这时候维生素被大量破坏,呼吸停止。
(2)牧草干燥后期:(自体溶解阶段)。营养物质的变化。这一阶段淀粉变化较小,随着牧草水分的降低,酸的活性降低,糖的损失减少,当牧草水分较高时,干燥时间拖长,Pr损失较大。

第7题:

豆科牧草比禾本牧草保持水分能力(),干燥速度()。


正确答案:强;慢

第8题:

牧草在干燥过程中水分散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特点:();第二阶段特点:()。


正确答案:散发掉游离水,干燥速度快均匀;散发掉结合水,干燥速度慢而不匀

第9题:

简述干草调制过程中养分的损失。


正确答案:(1)机械作用;
(2)雨露淋湿作用;
(3)微生物作用;
(4)可消化营养物质损失;
(5)光化作用。

第10题:

简述绿麦芽干燥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


正确答案: (1)麦芽水分下降至5%以下。
(2)酶的变化:在干燥前期水分仍20%以上,麦温40℃以下时,麦芽中的酶继续水解淀粉等高分子物质:干燥后期,酶的作用趋于停止,每种酶的耐热性不同,使干麦芽中残留的酶活有区别。
(3)糖类的变化:干燥前期水分较高,温度较低,各种淀粉继续被酶水解,低分子糖有所增加,当水分降至15%以下,温度继续上升时,类黑素反应逐步加强,将消耗部分还原糖。
(4)蛋白质的变化:干燥初期蛋白质继续分解,低分子氮略有增加,到高温阶段,随着类黑素的生成,可溶性氮有所下降,凝固性氮也下降。干燥前后总氮不变,但组成分有变化。
(5)类黑素的形成:干燥温度80℃以上开始有类黑素反应,麦芽中低分子糖和含氮物质越多,焙焦温度越高,形成的类黑素越多。
(6)有机硫化物的变化:麦芽中有两种DMS的前体物质(SMM和DMSO),干燥时部分SMM受热分解成DMS。
(7)多酚物质的变化:随着焙焦温度的提高,总多酚物质和花色苷含量均增加,聚合指数降低。
(8)浸出物的变化:干燥过程浸出物稍有损失,干燥温度越高,浸出物越低。
(9)生成许多风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