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和肉鸡的饲养方式各有哪些?鸡群周转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题目
问答题
蛋鸡和肉鸡的饲养方式各有哪些?鸡群周转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查饲养标准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题答案:1)适合性原则
2)灵活性原则
3)效益型原则

第2题:

大鸡葡萄球菌病多发于()饲养阶段的鸡。

  • A、10日龄以内
  • B、10-20日龄
  • C、30-60日龄
  • D、产蛋鸡群

正确答案:C

第3题:

禽病毒性关节炎( )易感

A.肉鸡比蛋鸡

B.蛋鸡比肉鸡

C.母鸡比公鸡

D.公鸡比母鸡

E.良种鸡比土杂鸡


正确答案:A

第4题:

肉鸡饲养企业应建立并保持鸡群免疫程序,患病与治疗记录。请问记录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包括所用疫苗的品种、剂量和生产厂家,发病时间及症状,治疗用药的商品名称和有效成分,治疗时间、剂量、疗程及停药时间等。记录应在清群后继续保存2年。

第5题:

育成鸡采取限制饲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应以跖长、体重监测为依据进行限制饲养。鸡群中的10—15%,数量不得少于50只。
(2)限制饲养前应断喙,淘汰弱鸡、残鸡。
(3)保证足够的食槽。
(4)防止应激。当气温突然变化、鸡群发病、疫苗接种、转群时停止限制饲养。
(5)不可盲目限制饲养。鸡的饲料条件不好、鸡群发病、体重较轻时停止限制饲养。鸡种的影响。白壳蛋鸡有时可不限饲,褐壳蛋鸡必须限饲。

第6题:

大鸡葡萄球菌病多发于()饲养阶段的鸡。

A.10日龄以内

B.10-20日龄

C.30-60日龄

D.产蛋鸡群


正确答案:C

第7题:

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是一种营养代谢病,主要发生于()。

  • A、产蛋鸡
  • B、肉鸡
  • C、雏鸡
  • D、青年鸡

正确答案:B

第8题:

饲养育成绿头野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题答案:1)饲喂:野鸭在此阶段生长发育迅速,采食量猛增加。饲养中应摆放足够料槽,每天喂料3-4次,饲料一定要拌湿。饮水器应均匀摆放,保持充足的清洁饮水。大群饲养时,给料应将野鸭赶出饲喂场地,布完料时再将其放入采食,以免开始喂料时哄抢,造成呛食和相互踩伤。饲料营养应满足体格迅速增长的需要,尤其是钙、磷和维量元素。每天应补1-2次切碎的青绿饲料。
2)密度:合理的密度有利于野鸭生长发育,并能获得体况均匀的群体。以舍内面积计算每平方米饲养育成野鸭10-15只。密度的大小应根据日龄的增加随时调整。
3)管理:加强清洁卫生、保持地面干燥。此期野鸭排粪量大,应及时清扫,傍晚将鸭赶入舍内后冲洗运动场。鸭虽是水禽,但它休息的地方喜干燥、干净。因此,应经常保持舍内和运动场清洁干燥。及时分群,保证鸭群的均匀度。随着野鸭的生长发育,应及时将弱小、有残疾的个体剔除单独饲养或淘汰。在公母易区别时将其分群饲养,并结合进行第二次选种工作。

第9题:

鸡采取限制饲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应以跖长、体重监测为依据进行限制饲养。鸡群中的10—15%,数量不得少于50只。
(2)限制饲养前应断喙,淘汰弱鸡、残鸡。
(3)保证足够的食槽。
(4)防止应激。当气温突然变化、鸡群发病、疫苗接种、转群时停止限制饲养。
(5)、不可盲目限制饲养。鸡的饲料条件不好、鸡群发病、体重较轻时停止限制饲养。鸡种的影响。白壳蛋鸡有时可不限饲,褐壳蛋鸡必须限饲。

第10题:

蛋鸡和肉鸡的饲养方式各有哪些?鸡群周转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蛋鸡生产(包括种鸡)一般采用二段或三段工艺模式,实行地面饲养或半网上饲养或不同形式的笼养。雏鸡饲养可采用笼养育雏、地面平养育雏和网上平养育雏三种方式,选择哪种育雏方式,根据该场的情况而定,不同的育雏方式、鸡只所占空间大小及位置,其管理方法与技术不同。
由于肉仔鸡的生物学特性与蛋鸡比较有较大的差异,如飞跳能力差,性情温顺,生长快,容易发生骨骼外伤和胸、脚病,因此,在选择饲养方式时对这些特性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主要有:厚垫料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笼养,笼养与散养相结合。
鸡群周转时应注意:按时转群,在转群前6小时应停料,前2~3天和入舍后三天,饲料内增加各种维生素1~2倍和饮电解质溶液。转群的当天应连续24小时光照,以便鸡有足够时间采食和饮水。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时,尽量减少两舍间的温差。根据体重达标情况进行入舍和饲料的更换,更换时应逐渐过渡。结合转群对鸡群进行清理和选择,淘汰不合标准的次劣鸡,如体重过轻、有病、残鸡和异性鸡,并彻底清点鸡数。转群时不要同时断喙、做预防注射等,以免增加更多的应激。做好转群的组织工作。仔细观察鸡群的采食、饮水等行为,了解鸡的活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