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草地的定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草地的定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范畴与农学范畴两者对草地认识的区别。


正确答案:(1)前者强调草地植物成分是否为草本,而且是耐寒的多年生草本,而后者强调可否以放牧家畜进行动物生产。
(2)前者的草地仅作为一个地理景观,是陆地植被的一个植被型;而后者认为除了草原这个植被型外,还有沙漠、沼泽、冻原、疏林等,只要是大面积的有饲用价值植物生长的地方,能进行动物生产,都可称之为草地。

第2题:

简述草地水分过多的标志及积水的排除。


正确答案: 标志:
(1)草地地面较长时间积水;
(2)地下水接近地表;
(3)地表留有人、畜践踏的足迹,甚至足迹内有积水;
(4)草层中多为喜湿植物;
(5)土壤颜色深,甚至黑色
排出:明沟排水、暗沟排水

第3题:

简述现代草地定义。


正确答案:草地是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或稀疏树木,可以为家畜或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活场所,并可以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第4题:

简述草地的定义。


正确答案:草地是草及其着生的土地构成的综合自然体,土地是环境,草是构成草地的主体,也是人类经营利用的主要对象。

第5题:

简述人工草地与自然草地的区别。


正确答案:草地生态系统在进化过程中,依靠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自动逼近生态平衡状态。
人工草地:组分简单,结构单一,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对剧烈的干扰如干旱、低温等反映敏感,生态平衡通常很脆弱,容易遭到破坏。
自然草地: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食物链较复杂,能流和物质循环多渠道运行,则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生态平衡就容易维持。
这就是“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自我调节作用。

第6题:

简述人工草地的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 A.根据气候带可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
B.根据利用年限:临时、短期、中期、长期。
C.根据利用方式:割草地、放牧地、兼用地、种子地。
D.根据建植方式:单播地,混播地。
E.根据复合生产结构:农草型、林草型、灌草型 果草型。

第7题:

简述草地利用率及放牧强度。


正确答案: 影响草地利用率的因素:草地的耐牧性、地形和水土保持状况、牧草质量状况、气候。
确定利用率可参考的数据:
在牧草危机时期,利用率较低,一般为30-45%。
利用率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少。60%的坡度利用率为50%;30-60%的坡度利用率为60%;10-30%的坡度利用率为70%。这些地区,降雨强度越大,利用率应越低。 在正常放牧时期内,划区轮牧的利用率为70-85%,自由放牧时为50%左右。夏秋自由放牧,不同类型草原的利用率应为草甸草原的60%;干草原50%;荒漠草原40%。冬季的利用率可比夏秋高20-30%。
有水肥供应,管理良好的草地,比一般情况下的草地利用率可提高10-20%。一次性利用的草地如一些一年生草地,利用率可达80-90%;而多次利用的草地,利用率要低于正常水平。
2.采食量(Forage Intake)
测定采食量的方法很多,其中以“双样法”、“指示剂法”和“瘘管法”三种比较常用,也比较准确。
3.放牧强度Grazing intensity 忌牧期
当春季牧草返青时直到草类开始发育15~18天后,这是牧草生长的第一个危机时期;牧草生长结束即晚秋枯黄前一个月,这是牧草生长的第二个危机时期。

第8题:

中覆盖度草地的定义是()

  • A、指覆盖度>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条件较好,草被生长茂密
  • B、指覆盖度在20%~50%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稀疏
  • C、指覆盖度在5%_20%的天然草地,条件差
  • D、指覆盖度在1%~5%的天然草地,条件差

正确答案:B

第9题:

简述草地学的定义、内容及任务。


正确答案:1.定义:研究从草地上获得高产、优质饲草进行畜牧业生产,而草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得以维持的科学。
2.内容:生物学基础、生态学基础、饲用价值、草地类型及分布规律、草地资源、草地利用、草地培育、人工草地的建植、牧草加工、草地经营等。
3.任务:研究和应用现代草业科学理论和技术,为草地畜牧业和草地农业的发展建立巩固的饲草料基地,提供充足的优质饲草料,提高草畜转化效率,生产满足人民需要的高质量的畜产品,并通过技术措施有效保护草地,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服务。

第10题:

简述园林草地(草坪)作用?


正确答案: 1)、简洁的草坪是丰富的园林景物的基调;
2)、是较理想的地被植物,利于水土保持;
3)、是经济简便的地面装饰材料;
4)、是地下工程上部覆土不适合栽植乔灌木时的理想绿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