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林业资源的特点。


参考答案:(1)林业资源储量逐年增长,发展前景广阔;(2)林业产业化程度较低,资源数量不定;(3)林业资源质量较差,实际应用水平较低。

第2题:

简述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特点。


正确答案: (1)我国粮食生产发展阶段,解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从总体上来呈现波浪形上升态势,大约经过了2亿吨3亿吨4亿吨5亿吨等4个台阶。
(2)增长方式变化。
(3)作物结构变化。

第3题:

我国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粮食生产还不稳定,一遇灾害就会出现波动,影响粮食供求总量平衡和粮食市场稳定。( ),就

A.抓好粮食生产

B.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C.发展粮食生产

D.进出口粮食


正确答案:B

第4题:

如何认识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 (1)粮食是种植业中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对解决人们吃饱问题最为有效;
(2)我国有12亿人口,对粮食需求量很大,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一直是我国农业的重要任务;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部门发展的基础;
(4)发展粮食生产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政治意义;

第5题:

耕地保护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耕地对于稳定粮食生产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保护耕地和増长粮食显得极为重要,国家制定的战略储备粮是;对发生自然灾害和战争的有效保障手段,这是非常重要的稳定和应对措施。
耕地保护的意义在于;不能因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釆取侵占和蚕食现有耕地的面积,保护耕地是国家稳定和确保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产量的别无选择的保障。
粮食主要还是要靠自给,自给自足主要依靠耕地的保护。耕地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耕地资源数量保护、防治土地资源污染的环境保护、维护土地的生产潜力和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的地力保护。 保护耕地的意义是由耕地的重要性所决定的。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原料主要来源于耕地;其次,耕地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耕地为农村人口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第6题:

简述我国劳动关系变化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1)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
(2)劳动关系多元化
(3)劳动关系利益负责化
(4)劳动关系动态变化
(5)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

第7题:

简述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四阶段。


正确答案: 1949-1958年为第一阶段,粮食产量达2亿吨;
1959-1978年为第二阶段,粮食产量跃上了3亿吨;
1979-1984年为第三阶段,粮食产量达4亿吨;
1985-1996年为第四阶段,粮食产量跃上5亿吨。

第8题:

简述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


参考答案:(1)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2)劳动关系多元化;(3)劳动关系利益复杂化;(4)劳动关系动态多变化;(5)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

第9题:

简述伤寒肠道病变各期变化特点?


正确答案: (1)髓样肿胀期: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及伤寒肉芽肿形成,回肠下段淋巴组织明显肿胀,状似脑回。
(2)坏死期:肿胀的淋巴组织中心发生小灶状坏死。
(3)溃疡期:坏死组织崩溃脱落,呈椭圆形,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4)愈合期:坏死组织脱落干净,长出肉芽组织将溃疡填平。

第10题:

试从我国的气候、地形和水资源特点三方面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正确答案:有利:①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并且雨热同期,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②东部地区多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③东部地区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不利:①降水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大,旱涝等气候灾害频繁;②我国山区多,平原和耕地比重小;③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方有余,北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