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主要形成于哪些地区?

题目
问答题
台风主要形成于哪些地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台风大多数形成于南北纬5-20°之间的高温洋面,主要发生于8个海区,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东部没有台风发生北半球台风(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除外)多形成于7-10月,南半球多形成于1-3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溶洞主要形成于()。

  • A、硫酸岩地区
  • B、硅酸岩地区
  • C、碳酸岩地区
  • D、硼酸岩地区

正确答案:C

第2题:

台风形成的主要物理机制是()


正确答案: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理论(CISK)

第3题:

赤道地区降水类型主要是()

A、地表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参考答案:C

第4题:

台风是一种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气旋系统,所以其中心在浙南登陆时,杭州地区吹()

  • A、西南风
  • B、东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北风

正确答案:D

第5题:

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台风多形成于赤道洋面
  • B、台风多发生在秋冬季节
  • C、台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大

正确答案:A

第6题:

台风眼地区是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从水平和垂直方向说明台风的结构和天气。台风的形成、消亡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从水平和垂直方向说明台风的结构和天气
㈠水平:低层按辐合气流速度大小分为3个区域:
①外圈,又称外围大风区,自台风边缘到涡旋区外缘,半径约200—300km,其主要特点是风速向中心急增,风力可达6级以上。
②中圈,又称涡旋区,从大风区边缘到台风眼壁,半径约100km,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破坏力最大。
天气:上升气流强烈,常造成数十千米,高达十几千米的垂直云层,云墙下出现狂风暴雨,风力达12级以上,是台风中天气最坏的区域
③内圈,又称台风眼区,半径约5—30km。多呈圆形,风速迅速减小或静风。    天气:气流下沉,天气晴好,风也很小,仅有时出现很薄的卷云和层云;气流上升,天气转坏,云层密布,有时出现降水
㈡垂直:台风流场的垂直分布,大致分为3层:
①低层流入层,从地面到3km,气流强烈向中心辐合;
②上升气流层,从3km到10km左右;
③高空流出层,大约从10km到对流层顶(12—16km)。
台风的形成、消亡条件:
㈠台风形成的合适环境条件和流场是:
①广阔的高温洋面;
②合适的地转参数值;
③气流铅直切变要小;
④合适的流场
㈡台风的消亡条件:
①高温、高湿空气不能继续供给;
②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流场不能维持;
③风速铅直切变增大等

第8题:

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形成于赤道地区的温暖水域。当暖湿空气开始上升的时候,会产生一个低压区,进而吸引周围更多的暖湿空气。而且气团在上升过程中开始旋转,温度开始下降,冷凝生成云团,释放出热量,进一步加快上升运动。在这种正反馈机理的促进下,气旋不断加强,最终形成威力巨大的台风。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台风的:

A.形成原理
B.地理位置
C.反馈机制
D.巨大影响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阅读文段,把握重点。首句介绍“台风是什么,形成于哪里”。后三句具体介绍“台风的形成过程”。第二步,根据尾句“最终形成威力巨大的台风”可知,文段主要介绍的是“台风的形成原理”。因此,选择A选项。

第9题:

仙人掌主要来自于哪些区域?()

  • A、沙漠地区
  • B、海岸地区
  • C、平原地区
  • D、盆地地区

正确答案:A,B

第10题:

防御台风,减少损失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第一步措施)提前加以预报;
2.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
3.加固堤防;
4.船只进港避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