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使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顺利表达的两种方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使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顺利表达的两种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什么是计划产量吸肥量?

正确答案: 是指在一定计划产量条件下,作物需要吸收的营养元累总量。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简述土温垂直变化类型及各特点。

正确答案: ①日射型:日间地面获得大量的辐射热,温度急剧上升,热量由上向下传递,此时土温垂直分布由地表向下垂直递减,而且降低的速度很快,成为日射型。(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②辐射型:夜间地面辐射冷却,温度降低,热量由上向下传递,土温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增,这种土温的垂直分布,成为辐射型。(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③过渡型:土壤上层、下层温度的垂直分布分别具有日射型和辐射型的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问答题
农用稀土元素对植物的作用有哪些?

正确答案: 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根系对养分吸收。稀土还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除了以上主要作用外,还具有增强农作物抗病、抗寒、抗旱等抗逆性,改善农作物品质,增加产量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填空题
植物姿态包括有()、叶形、花形、果形和枝干形态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树形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名词解释题
园路

正确答案: 在园林中,引导游人沿着一定的游览线路观赏风景。园路首先是交通线,然而它又是风景线,同时也是联系各个景点的“纽带”。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单选题
森林进行上层疏伐后林分平均直径()。
A

增大

B

降低

C

不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什么是植物病理学简史中的植物病理学形成时期?

正确答案: (1)1845-1847马铃薯晚疫病在欧洲流行,数十万人饿死和大量移民。这一事件刺激了植物学家和真菌学家去研究植物病害问题,大大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
(2)De Bary 植物病理学之父,德国人
1853年阐明了禾谷类植物锈病和黑粉病的特征,而后确定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确立了植物病害是由病原菌侵染引起的观点。这些划时代的工作为植物病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Julius kuhn 1858年编著出版《作物病害原因和防治》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植物病理学教科书,标志着植物病理学的诞生。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多选题
茶树就光的性质而言,容易吸收()
A

蓝光

B

红光

C

黄光

D

绿光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判断题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中,开张枝条的主要方法有撑枝、拉枝。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试归纳总结各大类植物生长点的组织学特征。

正确答案: 苔藓植物:该类群植物配子体的叶状体边缘或轴状体的顶端通常具有一个顶端细胞。
蕨类植物:此类群的孢子体植物的茎端具有一个或几个原始细胞。裸子植物:裸子植物茎端的共同特点是都具一层原始细胞,这层表面细胞具有垂周和平周两种细胞分裂方式,此层细胞称为表面分生组织。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茎端一般分化为两组原始细胞,即原套和原体两部分,原套位于表面,包围着原体。
双子叶植物茎端的原套一般由1—5层细胞组成,而单子叶植物茎端的原套由1—3层细胞组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