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禾谷类作物倒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题目
问答题
试述禾谷类作物倒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倒伏的基本原因是植株生长不平衡。茎秆及叶鞘的组织较嫩。机械组织不发达,在遇大风大雨时,不能负荷其上部的重量面发生。造成倒伏的因素,除品种间的差异外,绝大部分由于栽培技术及环境因素不良所致。
(1)在耕作层浅,地下水位过高的条件下,根系发育不良,分布浅,当灌水及大雨时,土壤上层极松,变成泥浆,一遇大风常发生根倒伏。
(2)施用氮肥过多,大量分蘖,茎叶徒长,或播种量过大,幼苗过密,日光不足,叶鞘迅速伸长,细胞壁薄而机械组织不发达,茎秆细长而软弱,常在拔节前后弯曲而倒伏。在开始拔节时,由于土壤水分和氮肥过多,基节迅速仲伸长,细胞大而纤维组织不发达,茎壁薄而不能负荷植株上部日益增加的重量,以致发生茎倒伏。
(3)禾谷类作物在乳熟期倒伏的另一原因,是在籽实形成和灌浆期间,茎秆的部分细胞壁的纤维素、木质素和木胶分解供应籽粒的灌浆所需养料,致使茎的机械组织削弱。虽然木质素等分解是禾谷类作物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过程,但其分解的强弱与品种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地下水位高和大量灌溉的地区,细胞壁成分容易被分解。早期倒伏,由于茎秆有向上生长习性,在节间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下,能向上恢复生长但下部茎秆则呈弯曲状。在乳熟期间,由于上部的重量增加或受到暴风雨的打击,致使茎秆上部第三、第四节间折伤而倒伏。
防止倒伏的措施:
(1)根本方法是选育茎秆粗壮、强韧,抗倒力强的矮秆品种;
(2)在栽培技术上,应培育壮苗,力争早发,促进茎秆强健,防止徒长。在具体措施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增施磷、钾肥料,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并注意施用时期。过多地施用氮肥或施用期偏迟,是造成植株徒长,引起倒伏的重要因素。肥料中增加一定量的磷、钾比率,对增加茎秆的机械组织,使茎秆壮健,加强抗倒伏的能力有重大的作用。
②深耕改土,降低地下水位,促使根系发达,是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
③合理密植,使植株分布均匀,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茎秆粗壮,机械组织发达,以增加抗倒伏的能力。
④按照各种禾谷类的特点,在生长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如水稻搁田,麦类作物培土、镇压、深中耕,以抑制徒长,促进根系发达和茎秆强健而防止倒伏。
⑤有选择地施用矮壮素、多效唑、健壮素等植物生长激素。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禾谷类作物生育特点。 


正确答案:禾谷类作物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中总产量最高的就是水稻、小麦和玉米.小麦的生长发育必须经过几个循序渐进的生育时期,才能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水稻具有感光性和感温性.水稻、小麦的分蘖习性、开花和籽粒形成过程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内容.禾谷类作物的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构成,根据不同的地力条件确定合理的群体结构,调节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是禾谷类作物高产的关键.

第2题:

禾谷类作物的花序统称为()。


正确答案:

第3题:

禾谷类作物中种子最容易贮藏的作物是()。


参考答案:水稻

第4题:

属于第二禾谷类作物的是()


正确答案:水稻

第5题:

不同作物的收获方法不同,通常禾谷类作物禾牧草的收获采用(),而薯类作物的收获采用()。


正确答案:刈割法;掘取法

第6题:

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是单位面积的()、()和()。


正确答案:穗数;穗粒数;粒重

第7题:

试述禾谷类作物倒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倒伏的基本原因是植株生长不平衡。茎秆及叶鞘的组织较嫩。机械组织不发达,在遇大风大雨时,不能负荷其上部的重量面发生。造成倒伏的因素,除品种间的差异外,绝大部分由于栽培技术及环境因素不良所致。
(1)在耕作层浅,地下水位过高的条件下,根系发育不良,分布浅,当灌水及大雨时,土壤上层极松,变成泥浆,一遇大风常发生根倒伏。
(2)施用氮肥过多,大量分蘖,茎叶徒长,或播种量过大,幼苗过密,日光不足,叶鞘迅速伸长,细胞壁薄而机械组织不发达,茎秆细长而软弱,常在拔节前后弯曲而倒伏。在开始拔节时,由于土壤水分和氮肥过多,基节迅速仲伸长,细胞大而纤维组织不发达,茎壁薄而不能负荷植株上部日益增加的重量,以致发生茎倒伏。
(3)禾谷类作物在乳熟期倒伏的另一原因,是在籽实形成和灌浆期间,茎秆的部分细胞壁的纤维素、木质素和木胶分解供应籽粒的灌浆所需养料,致使茎的机械组织削弱。虽然木质素等分解是禾谷类作物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过程,但其分解的强弱与品种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地下水位高和大量灌溉的地区,细胞壁成分容易被分解。早期倒伏,由于茎秆有向上生长习性,在节间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下,能向上恢复生长但下部茎秆则呈弯曲状。在乳熟期间,由于上部的重量增加或受到暴风雨的打击,致使茎秆上部第三、第四节间折伤而倒伏。
防止倒伏的措施:
(1)根本方法是选育茎秆粗壮、强韧,抗倒力强的矮秆品种;
(2)在栽培技术上,应培育壮苗,力争早发,促进茎秆强健,防止徒长。在具体措施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增施磷、钾肥料,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并注意施用时期。过多地施用氮肥或施用期偏迟,是造成植株徒长,引起倒伏的重要因素。肥料中增加一定量的磷、钾比率,对增加茎秆的机械组织,使茎秆壮健,加强抗倒伏的能力有重大的作用。
②深耕改土,降低地下水位,促使根系发达,是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
③合理密植,使植株分布均匀,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茎秆粗壮,机械组织发达,以增加抗倒伏的能力。
④按照各种禾谷类的特点,在生长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如水稻搁田,麦类作物培土、镇压、深中耕,以抑制徒长,促进根系发达和茎秆强健而防止倒伏。
⑤有选择地施用矮壮素、多效唑、健壮素等植物生长激素。

第8题:

主要禾谷类作物形态构造的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1)有颖果的特点。(2)具有较大的内胚乳和大型盾片。禾谷类作物属于单子叶,所以均有较大的盾片,位于胚与胚乳之间,分泌酶类;同时其胚乳较大。并全部是内胚乳。(3)胚部较小但分化明显。顶端为胚芽,含有未发育叶的原始体,外为胚芽鞘所包被;基部为胚根,为胚根鞘所包被;中部为胚轴;胚主轴一侧为盾片,占胚的极大部分。

第9题:

()不是禾谷类作物。

  • A、大麦
  • B、玉米
  • C、水稻
  • D、大豆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试述小麦发生倒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植株生长正常,灌浆后,穗部重量增加,受到大风大雨侵袭,或大风时浇水不当引起根倒伏或茎倒伏。这种倒伏大部分发生在即将成熟的时候,有一定程度的减产,不利于套种,增加了收获的困难。防治方法:有风不浇水。
2)由于植株生长不正常而发生的倒伏。原因:
①群体过大,浇水施肥不当,群体内光照不足,个体制造和积累的有机营养少,根系不发达,叶鞘和茎组织柔嫩,茎基部节间细长而弱,稍受风雨侵袭,就发生倒伏。防治方法:解决群体发育和个体发育的矛盾,使个体发育健壮。
②由于播种晚或其他原因,麦苗生长弱,返青后,猛追肥,猛浇水,狠促苗,由于地上部生长过快过旺,植株有机养料供应不足,根系发育不好,茎基部节间细长而弱,抽穗后遇到大风雨发生倒伏。防治方法:春季促进麦苗生长时不要过猛,采用控促结合,分次施肥。早春锄地1-3次,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