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国的巡逻军舰在正常航行过程中,发现乙国一油船在甲国领海违法排污,随即要求其停船检查,乙国油船立即向公海驶去,请问甲国军

题目
多选题
甲国的巡逻军舰在正常航行过程中,发现乙国一油船在甲国领海违法排污,随即要求其停船检查,乙国油船立即向公海驶去,请问甲国军舰的哪些紧追行为是合乎国际法规则的()
A

在甲国专属经济区继续紧追

B

甲国军舰一直追入了公海仍未停止紧追

C

乙国油船驶入了丙国领海,甲国军舰仍连续不断地实施紧追

D

乙国油船驶入了丙国领海,甲国军舰立即停止了紧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国和乙国爆发战争,丙国宣布战时中立,丙国作为战时中立的国家,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国的权利或义务?( )

A.禁止甲国和乙国的军舰在丙国的领海内进行拿捕和临检等敌对行为

B.甲国和乙国不得以丙国口岸或中立水域为海战根据地攻击敌人

C.甲乙两国的军舰及其捕获物,不得在丙国领海通过,非因风浪、缺少燃料或损坏,不得在丙国口岸停泊

D.丙国必须在对外关系中承担永久中立的义务


正确答案:D
【考点】战时中立
【解析】战时中立不同于永久中立,开始于非交战国声明其选择中立地位,或事实上已经开始的中立行为;结束于战争结束,或中立过宣布结束中立地位开始参加战争。

第2题:

反报是指一国对他国不礼貌、不友好或不公正但不违法的行为以同样的或类似的行为予以回报。

下列属于反报行为的是( )。

A.甲国因故宣布乙国驻甲国使馆的一名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后,乙国也宣布了甲国驻乙国使馆中的一名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甲、乙两个国家都是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成员国

B.中国甲公司向美国乙公司出口一批运动鞋,德国丙公司指控该批货物侵犯了其在美国登记注册的专利权,货物遭美国海关扣押

C.甲国是一个香蕉生产大国,其蕉农长期将产品出口乙国。现乙国颁布法令,禁止甲国的香蕉进口。甲国在要求乙国撤销该禁令未果后,宣布对乙国出口到甲国的化工产品加征300%的进口关税。甲、乙两国间没有涉及香蕉化工产品贸易或一般贸易规则的双边或多边条约

D.甲国军舰近年来屡有侵犯乙国周边岛屿的行为,乙国决定如果甲国军舰再有上述行为就命令本国军队予以回击


正确答案:A
A项为典型的反报行为,注意反报的特点是“不礼貌、不友好但不违法”。B项中的行为主体不是国家;D项中的行为属于自卫;C项中乙国的行为是禁止进口,但甲国的行为只是加征高额关税,故C错。

第3题: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对国家豁免权的默示放弃:

A.甲国作为原告在乙国法院提起诉讼

B.甲国在乙国受到起诉,甲国正式出庭应诉

C.甲国在乙国受到起诉,随即就同一问题提起反诉

D.甲国在乙国从事商业行为


正确答案:D

第4题:

甲国的巡逻军舰在正常航行过程中,发现乙国一油船在甲国领海违法排污,随即要求其停船检查,乙国油船立即向公海驶去,请问甲国军舰的哪些紧追行为是合乎国际法规则的( )。

A.在甲国专属经济区继续紧追

B.甲国军舰一直追入了公海仍未停止紧追

C.乙国油船驶入了丙国领海,甲国军舰仍连续不断地实施紧追

D.乙国油船驶入了丙国领海,甲国军舰立即停止了紧追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甲国的船舶在乙国的领海内进行违法活动,甲国发现后紧追至公海,甲国船舶行使紧迫权时,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

A.只能由甲国的军舰、军用飞机或其他有明显标志的经授权的为政府服务的船舶或飞机进行

B.如果被追逐的船舶进入丙国领海,甲国仍可紧追,直至将被追逐船舶逮捕

C.紧追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不得中断

D.紧追必须从甲国管辖范围内的海域开始


正确答案:ACD
【考点】紧追权
【解析】根据国际法的规定,紧追权只能由军舰、军用飞机和其他有清楚标志可资识别的为政府服务并经授权紧追的船舶和飞机行使,此项追逐须在甲国有管辖权的海域内开始,只要追逐未曾中断,可在公海中继续进行。当被追逐的船舶进入其本国领海或第三国领海时,紧追应立即停止。

第6题:

甲乙两国在其交界处发现一处跨国界的油气田,两国谈判共同开发未果。当甲国在其境内对该油田独自进行开发时,乙国派军队进入甲国该地区,引发了两国间的大规模武装冲突。甲国是l949年日内瓦四个公约的缔约国,乙国不是。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何者错误?( )

A.由于战场在甲国领土,甲国军队对乙国军队的作战不受战争法规则的拘束

B.由于甲国作战是行使自卫权,甲国军队对乙国军队的作战不受战争法规则的拘束

C.由于乙国不是日内瓦四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军队对乙国军队的作战不受该四个公约的约束

D.由于乙国不是日内瓦四公约的缔约国,乙国没有遵守战争法规则的法律义务


正确答案:ABCD
【考点】《日内瓦四公约》和战争法的适用范围
【解析】战争法属于强行法,所谓强行法是为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而存在的,是国际社会全体公认不能违背、并且以后只能以同等性质的规则才能变更的规则,它不能以个别国家间的条约排除适用。所以战争法具有强制适用性,各国均应遵守,故ABD错误。《日内瓦四公约》第2条规定:“冲突之一方虽非缔约国,其他曾签订本公约之国家于其相互关系上,仍应受本公约之拘束。”也就是说公约的规定不仅在缔约国之间的战争或武装冲突中,对于缔约国具有拘束力,而且在交战国中有非缔约国的情况下,对于缔约国也具有拘束力。

第7题:

登临权又称临检权,是指各国军舰或经授权的政府船舶在公海上遇到外国船舶(军舰等享有豁免权的除外)有从事公约所列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嫌疑时,有可以靠近和登上该船进行检查的权利。被登临的船舶只能是军舰和专用于政府非商业性服务的船舶以外的船舶。

下列情况中,可以行使登临权的是( )。

A.停靠在乙国的某国船只“科特号”对乙国的港口造成了严重污染,在拒绝赔偿后,驶离乙国港口,乙国的海事船对其进行拦截,不准离开

B.在公海上行驶的甲国军舰怀疑某外国商船“来福号”涉嫌贩卖毒品,便强行靠近并登船进行检查

C.丙国军舰“克罗将军号”在公海中航行时,发现远处一艘名为“斯芬克斯号”的商船悬挂丙国国旗。当“克罗将军号”驶近该船时,换挂丁国国旗,便靠近、登船检查

D.乙国怀疑在公海上行驶的甲国军舰违法贩运麻醉药品,便命令本国军舰追赶


正确答案:C
本题的关键信息点为“公海” 、“授权” 、“有从事公约所列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嫌疑”。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中规定了船舶的航行制度,任何国家的船舶都可以悬挂其旗帜在公海中自由航行,其他国家不得加以干涉和阻碍。在公海上航行的船舶必须在一国进行登记并悬挂该国国旗。在公海航行的船舶必须并且只能悬挂一国旗帜,悬挂两国或两国以上旗帜航行或视方便而换用旗帜的,可视为无国籍船舶。此时,其他国家军舰发现可登临检查。根据上述规定,本题C项中的“斯芬克斯号”应被视为无国籍船舶,丙国军舰有权行使登临权。A项,事件发生在乙国港口附近,没有进入公海水域,不符合定义描述;D项,登临权适用范围不包括登临他国军舰或享有豁免权的船舶,因此,乙国无权登临甲国军舰。
[解题误区] 本题需要特别强调一下不选B的理由。登临权中,对公海上的外国船舶有合理根据认为其为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列的不法情况包括:海盗;贩奴;非法广播;船舶无国籍;虽然该船悬挂外国旗或拒不展示船旗,但事实上与该军舰属于同一国籍。B项中“来福号”涉嫌贩毒的行为不属于上述不法情况,所以甲国军舰不可以对其行使登临权。

第8题:

甲国的船舶“马嘶号”运输走私物品到乙国领海,在乙国毗连区和乙国另一船舶交易,被乙国执行公务的军舰发现,乙国军舰紧追“马嘶号,,至甲国领海,在甲国领海将该船舶逮捕。乙国军舰的这一做法是否正确?( )

A.正确。乙国军舰在行使紧迫权

B.不正确。乙国军舰有权行使紧追权,但当被追逐的船舶进入甲国时紧迫必须终止

C.正确。乙国军舰有权紧追直到逮捕实施违法行为的甲国船舶

D.不正确。乙国军舰无权行使紧追权


正确答案:B
【考点】紧追权制度
【解析】紧追权在被紧追船舶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时立即终止。

第9题:

 乙国军舰A发现甲国渔船在乙国领海走私,立即发出信号开始紧追,渔船随即逃跑。当A舰因机械故障被迫返航时,令乙国另一艘军舰B在渔船逃跑必经的某公海海域埋伏。A舰返航半小时后,渔船出现在B舰埋伏的海域。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B舰不能继续A舰的紧追

B A舰应从毗连区开始紧迫,而不应从领海开始紧追

为了紧追成功,B舰不必发出信号即可对渔船实施紧追

只要B舰发出信号,即可在公海继续对渔船紧追


A.B舰不能继续A舰的紧追

第10题:

由于甲国海盗严重危及国际海运要道的运输安全,在甲国请求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他国军舰在经甲国同意的情况下,在规定期限可以进入甲国领海打击海盗。据此决议,乙国军舰进入甲国领海解救被海盗追赶的丙国商船。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安理会无权作出授权外国军舰进入甲国领海打击海盗的决议

B.外国军舰可以根据安理会决议进入任何国家的领海打击海盗

C.安理会的决议不能使军舰进入领海打击海盗成为国际习惯法

D.乙国军舰为解救丙国商船而进入甲国领海属于保护性管辖


正确答案:C
[考点]国际法主体、国际法渊源
[解析]A项考查安理会的职权。安理会是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主要责任的机关,也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关。安理会的重要职权包括:促使争端和平解决、制止侵略行为以及其他方面。安理会为制止和平的破坏、和平的威胁和侵略行为而作出的决定,以及依《联合国宪章》规定在其他职能上作出的决定,对于当事国和所有的成员国都具有拘束力。本题中安理会依据甲国请求作出维护国际海运要道安全、打击海盗的决议.
完全在安理会的职权范围之内,A项错误。
B项考查国家主权原则。领海属于一国主权范围,任何打击海盗的行动都应严格遵守安理会决议的授权,尤其要充分尊重沿岸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事先征得需要进入的领海国政府同意。外国军舰可以根据安理会决议进入任何国家的领海打击海盗的说法是缺乏前提条件的,B项错误。
C项考查国际法渊源中的国际习惯。国际习惯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物质要素或客观要素,即存在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之形成所谓惯例或通例;--是心理要素或主观要素,它要求上述的行为惯例被各国认为具有法律拘束力。即存在所谓法律确信。单凭安理会的决议并不足以使军舰进入领海打击海盗成为国际习惯。故C项正确。
D项考查保护性管辖与普遍性管辖。本题中乙国军舰保护的对象不是本国商船,所以不构成保护性管辖。目前,战争罪、破坏和平罪、违反人道罪、海盗罪等已被公认为国家普遍管辖权的对象。因此D项中乙国的行为构成普遍性管辖。故D项错误。
[陷阱点拨]2008年12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851号决议,授权各国使用海陆空力量,上岸或利用空袭打击索马里海盗。这项决议授权世界各国在获取索马里政府许可的前提下,“采用一切必要手段”,包括动用陆地或空中力量,制止海盗活动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本题结合这一时事内容设计,也反映了司法考试的一种出题思路。建议考生备考时也要关注重要时政。
本题C项是一项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本题总体难度不大。不过8项有一定干扰性。要注意联合国并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组织,安理会的决议必须在国际法基本原则框架下做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