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犯罪与行为的关系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犯罪与行为的关系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

无行为则无犯罪

B

犯罪行为是在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下的身体动静

C

人的条件反射行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行为

D

刑法上的一个行为就是人的一个身体动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属于犯罪主观方面的是()。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E.犯罪故意


参考答案:E

第2题: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之间的关系。

A.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B.行为与结果

C.客观行为与主观心理

D.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


正确答案:A
解析:刑法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客观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A正确。

第3题:

下列哪一项属干犯罪构成的要件()

A.犯罪人与被害人是朋友关系 B.犯罪行为 C.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罪过 D.行为人的行为使一定的社会关系受侵害


正确答案:BCD

第4题:

甲对自己行为的哪个方面有不正确认识:( )

A.犯罪对象

B.犯罪手段

C.法律性质

D.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注意这种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这种错误一般不影响定罪。

第5题:

下列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有( )。

A.犯罪人与被害人是朋友关系

B.犯罪行为

C.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罪过

D.行为人的行为使一定的社会关系受侵害

E.犯罪的时间及地点


正确答案:BCD

第6题:

下列选项属于刑事证据中直接证据的是( )。

A.犯罪嫌疑人供认其实施了某项犯罪行为

B.目击证人陈述的何人实施某项犯罪行为的证言

C.被害人指控何人实施某项犯罪行为的陈述

D.被告人日记中关于自己实施某项犯罪行为的陈述


【答案】ABCD。解析:凡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即为直接证据。具备条件:第一,单独一个证据直接证据,第二,能够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第三,证明方式是直接的,无需经过推理过程。实践中直接证据主要有以下五种:其一,当事人的陈述。包括刑事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其二,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其三,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其四,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资料。其五,在特定情况下,能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为的物证。ACD属于当事人陈述,B属于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人证言。

第7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犯罪构成表述正确的是( )。

A.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被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B.犯罪客体是指客观上必须具备危害社会的行为

C.犯罪客体是指客观上必须具备危害社会的结果

D.犯罪客体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A

第8题:

下列有关被害人陈述的有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被害人陈述有两种:一种是与犯罪分子有直接接触或耳闻目睹犯罪行为的被害人陈述,一种是与犯罪分子没有直接接触或耳闻目睹犯罪行为的被害人陈述

B.在单位成为刑事被害人的时候,单位法定代表人或部门负责人的陈述即属于被害人陈述

C.被害人陈述必须经过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对质之后,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

D.被害人陈述收集的程序与证人证言的收集程序基本相同


正确答案:C
作为定罪根据的被害人陈述。必须经过法庭审理中的审查核实,接受当庭质证,必要时也可以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对质。可见,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对质并不是认定被害人陈述的必要条件。因此C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9题:

"某甲的行为是故意犯罪"与"某甲的行为是过失犯罪"之间具有()。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参考答案:B

第10题:

下列有关犯罪客观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犯罪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B.危害行为只能由行为人的作为实现

C.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

D.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犯罪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E.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解决对行为人的行为追究责任的客观基础


正确答案:ADE
本题考核犯罪客观方面。危害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识或意志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所以选项B错误。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不是所有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而仅为某些犯罪构成所必须。所以选项C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