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某积极向官府报告可能存在的犯罪,即使错误,亦不构成犯罪
孙某为泄私愤而诬告刘某,构成诬告罪,但应未造成损失,从轻发落
孙某的行为构成诬告罪,以诬告罪惩处
孙某的行为构成诬告罪,处以弃市的刑罚
第1题:
秦朝时期,有张三和李四是邻居,但双方关系很差,互相仇视。张三某日到县令处告发李四,称李四与自家的同母异父的妹妹王五通奸(秦律规定,同母异父兄妹通奸,处弃市),要求县令对李四定罪。经县令调查,张三告发之事纯属捏造,是张三为泄私愤而编造的。据案情本案如何处理?( )。
A.张三积极向官府报告可能存在的犯罪,即使错误,亦不构成犯罪
B.张三为泄私愤而诬告李四,构成诬告罪,但应未造成损失,从轻发落
C.张三的行为构成诬告罪,以诬告罪惩处
D.张三的行为构成诬告罪,处以弃市的刑罚
第2题:
崔某院落里栽种的杨树因风吹雨淋倒在邻居刘某家中,砸倒了刘某的院墙,大部分土石坍塌在刘某院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某有权要求崔某排除妨碍,清除院内的土石和杨树
B.刘某无权要求崔某修复院墙
C.刘某有权将倒在自家的杨树予以砍伐作自家柴火
D.刘某有权将倒在其院里的杨树出售
第3题:
第 30 题 方某向孙某借款l万元,孙某要求其提供担保,方某说:“我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被刘某租去用了,就以它作质押吧。”孙某同意,于是双方签订了书面质押合同。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孙某实际占有电脑时质押合同生效
B.如刘某书面同意,则质押合同生效
C.如刘某收到关于质押的书面通知,则质押合同生效
D.如刘某收到关于质押的书面通知,则质权设立
第4题:
李某、刘某婚后生有一子李甲,收养一女李乙。李甲与孙某结婚,不久李甲因车祸而死,留下个人存款4万元。此时孙某怀孕6个月。李甲的遗产应如何被继承?( )
A.李某、刘某及李乙有继承权,3人平分
B.李某、刘某及孙某有继承权,3人平分
C.李某、刘某、李乙及孙某有继承权,4人平分
D.李某、刘某及孙某有继承权,还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第5题:
秦朝时期,有孙某和刘某是邻居,但双方关系很差,互相仇视。有一日孙某到县令处告发刘某,称刘某与自家的同母异父的妹妹安某通奸(秦律规定,同母异父兄妹通奸,处弃市),要求县令对刘某定罪。经县令调查,孙某告发之事纯属捏造,是孙某为泄私愤而编造的。根据案情,本案如何处理?
A、孙某积极向官府报告可能存在的犯罪,即使错误,亦不构成犯罪
B、孙某为泄私愤而诬告刘某,构成诬告罪,但应未造成损失,从轻发落
C、孙某的行为构成诬告罪,以诬告罪惩处
D、孙某的行为构成诬告罪,处以弃市的刑罚
、【答案】D
【考点】本题考点是秦律中的刑罚制度
【解析】首先,根据秦律,故意捏造事实与罪名诬告他人,即构成诬告罪,孙某为泄私愤捏造事实,告发刘某与安某通奸,构成诬告罪。同时,秦律规定,诬告者实行反坐原则,即以被诬告的人所受的处罚,反过来制裁诬告者。因此,本案中,诬告者孙某应当受到他诬告刘某的通奸罪的处罚,即弃市。故答案为D。
常见错误分析:有的考生没有理解秦律的“诬告反坐”原则,诬告者赵某应当受到他诬告钱某的通奸罪的处罚,而不是诬告罪的刑罚。该题提醒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理解重要朝代的刑罚的基本原则。
第6题:
方某向孙某借款1万元,孙某要求其提供担保,方某说:“我有一部手提电被刘某租去用了,就以它作质押吧,但租金不作质押。”孙同意,遂付款。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孙某实际占有电脑时质押合同才生效
B.如刘某书面同意,则质押合同生效
C.如刘某收到关于质押的书面通知,则质押合同生效
D.如质押合同生效,则孙某有权收取电脑租金
第7题:
刘某和药店主孙某之间订有买卖协议,由刘某长期供应孙某假药低价销售.后因孙某欠款较多,双方发生纠纷.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某和孙某之间具有买卖的法律关系
B.假药和欠款是双方法律关系的客体
C.刘某和孙某购销假药的行为违法,但买卖行为在法律上有效
D.双方的协议违反法律,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第8题:
刘某,男,某大学教师。其妻孙某,女,某中学教师。
2001年9月,刘某的侄子考入东北某大学,由于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便向刘某求助。刘某为帮助侄子顺利入学,便向邻居李某借了7000元钱,为侄子交了学杂费。不久,孙某的父亲患病住院,经济困难,刘某便向老同学杜某借了20000元,支付了岳父的住院治疗费。2002年,刘某与妻孙某产生矛盾,感情破裂,经协议,双方均同意离婚,但对于上述债务,二人产生分歧。
问:上述两笔债务应如何偿还?为什么?
(1)刘某为侄子交的学杂费7000元应该由刘某自己偿还,因其属于个人债务,是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本案中,刘某没有扶养侄子的义务。
(2)为岳父支付的住院费用20000元应由共同财产中支付偿还,因其属于共同债务,共同债务包括为赡养老人所负的债务。本案正是这种情况。
第9题:
A.孙某与钱某的关系巳构成事实婚姻
B.钱某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
C.孙某与钱某的关系属于同居关系
D.孙某与刘某的行为构成重婚
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