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汉的职官考课制度。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西汉的职官考课制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汉朝非常重视对各级职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上计制度是其考核的主要方式。汉朝上计分为三种形式、两大系列,并设有专职机构--上计掾。
⑴三种形式:
一是常课,每年年终由郡国上计吏携带计簿到京师汇报上计;
二是大课,每三年一大考;
三是会课,由丞相、御史二府逐一审核上计内容,定出每个官员的考绩等级。
⑵两大系列:
一是长官考课掾史,即由公卿或各部门长官考核其下属官吏;
二是逐级逐层考核,即由中央考核郡国,郡国考核各县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清朝考课与赏罚制度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清政府高度重视考课的作用,把它作为官吏调整升降和行赏处罚的重要依据,通过考课“视其称职与否,即分别去留,以示劝惩”。清朝的考课由吏部清吏司主持,都察院负责协同与监督。考课三年一次,称为考满。京官和地方官的考课分别进行,对京官的考课称作“京察”,地方官的考课称作“大计”。清朝的官吏考课内容有:守、才、政、年四格。升降赏罚是对官吏进行考课与监察的一个必然结果。一般根据“京察”和“大计”的结果,决定官吏升降赏罚。清朝奖赏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升迁、加级、增俸;第二,入旗或改旗;第三,赏赐物品;第四,封赠上代,荫及后代;第五,名誉鼓励表扬。清朝处罚官吏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第一,严重失职、贪赃枉法者,革职问罪;第二,不谨者、罢软者,免官革职;第三,浮躁者、才力不足者,降职或调离;第四,年老有病者,劝其休致。此外,还有罚俸、罢斥等。

第2题:

简述秦汉时期的官员考课制度?


正确答案:(1)对各级中央政府主管官员的考核。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由尚书代皇帝行使考核权,并交皇帝核准。九卿则由丞相和御史两府联合进行考核。
(2)对地方郡国长官的考核。通常由丞相、御史三府通过上计形式进行。上计考课分为常课和大课。
(3)郡对县的考课。常采用“秋冬集课”的方式,一般利用大会都试的机会进行,令长必须参加。到东汉时,令长不再亲行,而遣丞慰以下至郡国上计。
(4)对各级官府的非主管官员,由各部门主管官员负责考核。
(5)考课完成后,按官员政绩和品德分别作出结论并给予奖罚。考课成绩特别优异者称“最”,对成绩优良者分别给予褒奖、增俸、赐金、升职、赐爵等各种奖励。考核考核成绩较差者被称为“殿”,要追究责任,给予惩罚。

第3题:

听说还要考专业课?


公检法考 

第4题:

秦朝的考课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考课,为大考;一种是平时考课。秦将两种考课形式结合起来使用,全面考核职官。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明代文官考课的制度包括()。

  • A、致仕
  • B、考满法
  • C、京察
  • D、考察法

正确答案:B,C,D

第6题:

明朝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方式有()

A.考满

B.考察

C.学官考课法

D.平时考核

E.教师检察制度


参考答案:A, B, C, D

第7题:

明朝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方式有()

  • A、考满
  • B、考察
  • C、学官考课法
  • D、平时考核
  • E、教师检察制度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唐朝的官吏管理制度包括( )。

A.科举制度

B.考课制度

C.致仕制度

D.轮换制度


正确答案:ABC
解析:唐朝的官吏管理制度包括科举制度、考课制度、致仕制度。科举制度是一种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唐代职官政绩的考课,统一由吏部考功司负责,分为岁课与定课。职官退休称为“致仕”,唐朝规定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

第9题:

《唐律疏议》是唐朝关于职官制度的规定。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考课


正确答案:“课”指的就是官吏的考绩,考课则是指对官吏的考核。秦朝的考课分两种,一种是集中考课,为大考;一种是平时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