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方向不包括()。

题目
单选题
未来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方向不包括()。
A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B

促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重更合理

C

增强间接融资对直接融资的替代

D

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答案:
解析:
教师聘任制度是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制度。当前,我国教师聘任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如下:
(1)在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不能把聘任制度简单地理解为评聘合一,也不能把评聘结合机械地理解为任职资格与职务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否则,一旦评聘了教师职务,就形成了实际上的职务终身制。
(2)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尤其是工资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及高校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高校教师待遇。
(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评聘工作必须坚持公开的原则,评审要岗位公开,申报人述职公开,申报材料公开,评审条件、办法、程序公开,评审结构公开。聘任工作要做到岗位公开,聘任条件、办法、程序公开,申报人考核成绩公开,聘任结果公开。切实做到公平竞争,保证评聘质量。
(4)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对评审中出现的不公正现象应提请高评委员会仲裁。通过加强对评审、聘任工作的监督、调控,通畅民主监督渠道,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聘任制度。

第2题:

下列不属于1997-2006年农村金融体系内容的是()。

A:开始在国有专业银行中推行贷款责任制
B:收缩国有专业银行战线
C:打击各种金融活动
D: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确定到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上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变。C项应该是打击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对非正规金融活动进行压抑。

第3题:

市场化、规范化、职业化和()是未来中国保险中介行业生存的前提,也是发展的方向。


参考答案:国际化

第4题:

论述现在中国的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未来中国税制改革的方向。


正确答案:1994年的税制改革建立了分税制,奠定了增值税占据中国税收将近半壁江山的地位。政府通过增值税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财权,增强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我国现行税制10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现行税制暴露出许多问题,改革已经势在必行。现行所得税制度受到的最大的批评在于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造成的不公平竞争。
流转税是对发生在流通领域内的商品流转额所征收的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四个税种;是我国的主体税,现阶段占税收收入总额的60%以上。流转税的明显特征是税负容易转嫁,无论是价内税还是价外税,其税款一般都由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流转税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切入口正是从增值税制改革开始的。
增值税是我国现阶段收入最大的税种,超过税收总额的1/3。当前增值税制改革重点是增值税“转型”和“扩围”;以及合理确定增值税负担和规范产品出口退税。所谓“转型”,指的是要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由于纳税人为生产应纳增值税产品而购进的固定资产所纳的税款不予抵扣,造成对外购的固定资产重复征税。这不但加重了固定资产的税收负担,而且限制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影响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如果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扣除新增固定资产的已纳税款,就可以避免重复征税,鼓励企业扩大投资、提高技术水平。
在消费税领域,因为消费税的征收目的主要在于调节收入,但现行消费税征收范围过窄,难以充分发挥调节功能。因此,消费税制改革一方面应适当扩大征税范围,把资源消耗大的产品和污染环境的产品如一次性筷子、饭盒等,以及某些高档消费品如高级皮毛制品等纳入征税范围;另一方面对已列入征税范围的某些日常生活用品如护肤护发品,应逐步降低税负,甚至在条件成熟时停征消费税。另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尽快将消费税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
中国近期应在如下几个方面推进税制改革:
1.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2.增值税要由目前的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
3.调整消费税的征收税目,对一些高消费项目和国内供应能力不足的部分产品开征消费税;
4.择机出台一些新的税种;
5.中国将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

第5题:

试述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改革的重点。


正确答案: (1)现存国际金融体系发端于1971年12月的《史密森协定》,其核心是以浮动汇率制度为主的国际货币安排。同时为消除过度的经济波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续充当各国之间经济政策的协调人和危机时的最后贷款人。在这种所谓―无制度‖体系下,汇率波动剧烈,资本流动日益频繁,金融危机频发,尤其是进入90年代,国际性的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使国际经济、金融活动的风险进一步加大,暴露出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2)存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表现和原因。
①汇率制度的脆弱性;(钉住汇率和浮动汇率混合汇率安排的问题)。
②多元货币储备体系的不稳定性(各国在调整储备货币结构的过程中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缺乏权威性(发达国家和大国与发展中国家和小国在基金组织中的地位悬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独立性差使其不能客观有效地发挥权威作用和其应有的监督、预测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3)改革重点: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元为主导的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各种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努力由此展开。这种改革主要集中在国际和地区两个层次上: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A、扩大资金实力:新增900亿美元的基金份额;B、加强信息交流和发布功能,督促成员国信息披露:进一步推广关于数据公布的特殊标准建立国际收支预警系统的政策。C、改革资金援助的限制:不再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援助时强调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政策指导已转向结构调整和金融机构重组。
②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补充,目的是为了维护区域各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具体体现在:A、汇率制度合作(共同一揽子货币、创建共同货币)。B、区域监督机制;C、威慑机制(增强区域整体形象);D、危机防范和互助机制。

第6题:

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论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重点和方向。


答案:
解析:
(1)在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
(2)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
(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
(4)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在涉及解聘或缓聘等事务时,要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

第7题:

( )的构建在我国已经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其致力于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提供金融服务,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A.绿色金融体系

B.网络金融体系

C.黄色金融体系

D.红色金融体系

答案:A
解析:
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在我国已经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其致力于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提供金融服务,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8题:

未来中国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是()

A、建设服务型政府

B、建设”划桨”型政府

C、建设官僚制政府

D、建设权威型政府


参考答案:A

第9题:

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金融体系的变化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1979年恢复了农行,组建了中行、独立了建行;
②1982年后人行专司央行职责;
③1984年成立了工商银行;
④1986年重组了交行股份制银行第一家;
⑤建立了一系列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10题:

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有()

  • A、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 B、体制问题上不搞姓“社”和姓“资”的争论
  • C、以经济的改革为重点与其他改革全面展开
  • D、既大胆又稳妥地推进渐进式改革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