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王某在放学后滞留在教室内写作业。同班同学蒋某向其索要财物时被王某的爸爸看见。蒋某溜走时不小心碰到了人行道上的李某。李

题目
单选题
学生王某在放学后滞留在教室内写作业。同班同学蒋某向其索要财物时被王某的爸爸看见。蒋某溜走时不小心碰到了人行道上的李某。李某摔倒在地,门牙被磕掉。在这起事故中,应当依法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是()。
A

学校

B

蒋某

C

蒋某的家长

D

王某的家长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某正在盗窃时,被王某发现。王某说:“给我表示表示,否则我报警。”同时向李某显示其携带的砍刀,李某见状,被迫给王某2000元。王某的行为:( )

A.构成抢劫罪

B.构成诈骗罪

C.构成敲诈勒索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考点】敲诈勒索罪;抢劫罪
【解析】以报警相威胁的,构成敲诈勒索。注意抢劫毒品、赌资、敲诈他人的犯罪所得等“黑吃黑”行为,都构成犯罪。

第2题:

王某借给周某10万元,由李某和蒋某提供保证担保,王某与李某、蒋某约定,李某和蒋某各保证5万元的清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周某不能按时还款,李某和蒋某对周某的债务承担按份责任
B.若李某和蒋某之间关于保证份额的约定并未取得王某的同意,则李某和蒋某对周某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C.若李某和蒋某约定各承担50%的保证份额约定并没有得到王某的同意,这个约定只能在李某和蒋某之间有效
D.若周某不能按时还款,王某只能向李某或蒋某中的一人主张权利

答案:A,B,C
解析:
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是对共同责任的区分。连带责任是共同责任人对全部债务的承担具有连带关系的责任。按份责任又被称为分割责任,是共同责任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各自承担一定份额的责任。对于按份责任,债权人只能按照份额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所以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本题选ABC。

第3题:

王某正在盗窃财物时,被李某发现,李某对王某说:“交出30000 元钱,否则告发你。”王某被迫交给李某 30000 元钱。李某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

B.诈骗罪

C.敲诈勒索罪

D.盗窃罪共犯


参考答案:C

第4题:

王某是某水利施工企业负责人,张某是该企业的总工程师,蒋某是该企业的安全主管,李某是该企业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该企业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证应由()终审批准。

  • A、王某或蒋某
  • B、蒋某或张某
  • C、王某或张某
  • D、蒋某或李某

正确答案:B

第5题:

放学后,15岁的李某与同学王某在酒店和朋友聚餐,在喝完从酒店买的白酒后,李某与王某发生了争执,李某拿起酒瓶击中王某的头部,致使王某成为植物人,此次伤害事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应承担刑事责任
B.未满16岁的李某不承担刑事责任
C.酒店应当承担王某的全部刑事责任
D.李某的学校应当承担王某的部分赔偿责任

答案:A
解析:
《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中两条规定,李某应负刑事责任

第6题:

李某向王某借款10万元,由于李某无力偿还,其兄李某某代为偿还。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李某和王某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李某无须再向王某清偿

B.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不得拒绝受领

C.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可以拒绝受领

D.李某某清偿后可向李某求偿


参考答案:C

第7题:

某日,李某乘坐出租车,不慎将一台笔记本电脑落在出租车上,被司机王某拾得。后李某记起,找到王某向其索要,王某不予承认并拒绝归还。李某遂向警方报案。对于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已经构成侵占罪
B、王某已经构成抢劫罪
C、王某的行为属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
D、该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侵占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 己有,数额较大、拒不返还的行为。
A 项正确,王某不予承认并拒绝归还的行为属于将李某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并拒绝归还。笔记本电脑 按常理推算价值 3000 元以上,符合数额较大。故王某该行为构成侵占罪。
B 项错误,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 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其他方法”是指由行为人采取致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或不知反抗或不敢反抗的方法。 题干中表述与该罪行不符。
C 项错误,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行为。不当得利不是由于受益 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 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属于民事责任,王某行为触犯刑法,属于刑事责任。
D 项错误,笔记本电脑价值较大,该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第8题:

李某和蒋某于1月2日共同实施盗窃违法行为,1月10日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同年12月10日,逃跑的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由于已过追究时效,对蒋某不予处罚。( )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下列应当按照强迫交易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 A、张某以支付10万元为代价,收购李某公司股份
  • B、王某在殴打李某后,以10万元收购李某公司股份,价值30万元
  • C、张某以伤害蒋某儿子为要挟,让蒋某购买其价值5万元产品
  • D、王某威胁企业,不让其车队运输企业产品,就带人阻挠企业工作,后企业被迫决定产品由王某车队运输

正确答案:C,D

第10题:

李某向王某借款10万元,由于李某无力偿还,其兄李某某代为偿还。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李某和王某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李某无须再向王某清偿
  • B、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不得拒绝受领
  • C、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可以拒绝受领
  • D、李某某清偿后可向李某求偿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