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途中发现制动梁及部件脱落、断裂如何处理?

题目
问答题
运行途中发现制动梁及部件脱落、断裂如何处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运行途中,制动后引起全列不缓解时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制动后不缓解,大多系列车主管过压使副风缸超压造成。车辆乘务员应向运转车长了解在制动前的风压情况,如列车在制动前,制动主管风压超过定压则为司机操纵不当或机车给风阀故障;
(2)若司机调整压力或给风阀处理后仍不缓解,则应会同司机、运转车长等对列车进行逐辆排风,然后进行制动机试验,确认良好后开车;
(3)如机车故障引起不缓解,应向司机、运转车长取得证明,并记录司机姓名、机车号码、型号、运转车长姓名。

第2题:

动态检车员发现制动梁支柱折断故障时应如何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拦停

第3题:

如发现列车制动梁脱落、车辆抱死闸、燃轴等应怎样处理?


答:对列车显示停车信号,如果还停不住时,迅速通知前方车站。

第4题:

制动梁脱落险性事故的责任如何划分?


正确答案: 发生制动梁脱落险性事故,凡属于漏检、漏修的均为车辆检修单位责任。其具体的确定原则是:凡列检按部、局规定的检修范围、漏检、漏修的,如圆销、开口销、U形螺栓、闸瓦、闸瓦插销丢失,弓形制动梁弓形杆螺母丢失及螺母丝扣磨光、滑扣等经外观检查能发现而未发现,以致造成脱落事故者为列检责任,其余为定检责任。

第5题:

运行途中无列检作业时,发现钩舌裂损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发现钩舌裂损时,应迅速更换处理,如无备品钩舌时,可用尾部车辆后端的钩舌或机车前端钩舌更换;
(2)将发现的地点、时间(到发及晚点时分)、车次,编组辆数,机车型号,司机、车长姓名,发生裂损的车辆型号、车号、方位、定检日期、钩舌裂损的断面情况(新、旧痕的比例、材质、砂眼等)作好记载,如25G型、双客钩舌临时换用了普通碳素钢钩舌,应在181中填明,以便库检更换为C3钢钩舌。

第6题:

运行途中,发现因超员造成弹簧压死时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乘务员及时下车检查车辆的技术状态,确认属旅客超员、行李超重引起的弹簧压死,还是弹簧折损;(2)属超员、超重造成的弹簧压死,应立即通知列车长,由列车长同车站及时采取疏散措施和卸货处理。恢复正常经检查确认,方可继续运行;
(3)如弹簧因超重而折损,在有客列检作业的车站,通知客列检更换,在无列检作业的车站,做临时处理,运行到前方站列检所更换;
(4)将车型、车号、定员、定检日期、发现或发生超员超重时间、地点、超员超重情况、弹簧情况及所采取措施详细记录于车统-181,并出电报通知有关各级领导。

第7题:

说明制动梁脱落险性事故的责任如何划分?


正确答案: 发生制动梁脱险性事故,凡属于漏检,漏修的均为车辆检修单位责任。其具体的确定原则是凡列检近部,局规定的检修范围漏检,漏修的。如圆销,开口销。U型螺栓,闸瓦,闸瓦插销丢失,弓型杆螺母丢失及螺母丝扣磨光滑扣等经外观检查能发现而未发现,以致造成脱落事故者,为列检责任,其余为定检责任。注;制动梁脱落系指制动梁脱落在轨面或地面。若脱挂在缓解簧,安全托或安全链上按一般事故计算。

第8题:

运行途中发现蓄电池箱及悬吊破损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蓄电池箱变形、悬吊裂纹,继续运行时因震动破损加大,可能危及行车安全时,应将蓄电池箱吊起
(2)蓄电池箱破损严重,经处理不能保证运行安全,随时有脱落的可能时,应立即卸下蓄电池箱(可放在沿线或车站)。
(3)蓄电池箱损坏严重,而无脱落可能,但影响本车的制动效能时,可比照关门车处理,如该车处于列尾,则不能比照关门车处理。应按方法(2)处理。

第9题:

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列车运行中发生机车车辆断轴,车轮崩裂,制动梁、下拉杆、交叉杆等部件脱落,未构成一般B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类事故。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运行途中,车辆发现抱闸现象时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运行途中列车发生抱闸现象,未造成停车时,当班乘务员应立即使用车上缓解阀排风,促进缓解,并加强巡视、了望。运行途中列车发生抱闸现象,造成停车时,乘务员下车,详细检查轮对是否擦伤以及查找抱闸原因,并会同司机、运转车长进行试风,确认制动机性能良好者,请车长、司机签认,继续运行,若有不能临时处理的故障时,按关门车的有关规定,关门排风,列车到达前方站停车时,乘务员将中途抱闸情况按规定拍发电报。到达终点站时,通知库列检试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