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于对一组数据进行访问,在访问了一个数据元素之后,只要改变寄存器的值,该指令就可形成另一个数据元素的地址,适用的寻址方

题目
单选题
适合于对一组数据进行访问,在访问了一个数据元素之后,只要改变寄存器的值,该指令就可形成另一个数据元素的地址,适用的寻址方式为以下哪一种?()
A

基址寻址方式

B

变址寻址方式

C

寄存器寻址方式

D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以单链表为存储结构的线性表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

A.数据元素的相邻地址表示

B.数据元素在表中的序号表示

C.指向后继元素的指针表示

D.数据元素的值表示


参考答案:C

第2题:

一个数据结构可以表示成:S=(D,R),其中R表示()

A数据元素之间前后件关系的集合

B数据元素可以进行的操作

C数据元素的集合

D数据元素的存储结构


参考答案:A

第3题:

在存储数据时,通常不仅需要存储数据元素的值,还要存储( )。

A.数据元素的类型

B.数据的基本运算

C.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D.数据的存取方式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算术逻辑单元可以进行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数据缓冲寄存器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用来暂存数据。
C.地址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
D.程序计数器用来存储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

答案:B
解析:
累加寄存器AC:通用寄存器,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用来暂存数据。

第5题:

树最适合于表示______。

A.有序数据元素

B.无序数据元素

C.元素之间无联系的数据

D.元素之间具有分支层次关系的数据


正确答案:D

第6题:

在存储数据时,通常不仅要存储各数据元素的值,而且还要存储()。

A.数据的处理方法

B.数据元素的类型

C.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D.数据的存储方法


正确答案:C

第7题:

数据库安全需求负责跟踪谁访问了数据中的哪些元素功能的是()。

A、完整性需求

B、数据库的安全审计

C、数据库的用户认证

D、数据库的可用性


参考答案:B

第8题:

在顺序表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

A.数据元素的相邻地址表示

B.数据元素在表中的序号表示

C.指向后继元素的指针表示

D.数据元素的值表示


参考答案:A

第9题:

计算机指令系统往往具有多种寻址方式。操作数就是指令的一部分称为(1)寻址,操作数地址在指令中称为(2)寻址。当操作数地址在寄存器中,就采用(3)寻址方式。假设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为2000H,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为03AOH,指令的地址码部分为3FH,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所在地址为2B00H。若采用相对寻址方式,则数据实际地址为(4)。若采用变址寻址,并考虑基址,数据的实际地址为(5)。

A.直接

B.运算器

C.立即数

D.指令


正确答案:C

第10题:

8086访问I/O端口的指令,常以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在DX中存放()。

  • A、I/O端口状态
  • B、I/O端口数据
  • C、I/O端口地址
  • D、I/O端口控制字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