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烧结过程的推动力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烧结过程的推动力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能量差,压力差,空位差。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烧结推动力是什么?它可凭哪些方式推动物质的迁移,各适用于何种烧结机理?


正确答案: 推动力有:
(1)粉状物料的表面能与多晶烧结体的晶界能的差值, 烧结推动力与相变和化学反应的能量相比很小,因而不能自发进行,必须加热!!
(2)颗粒堆积后,有很多细小气孔弯曲表面由于表面张力而产生压力差,
(3)表面能与颗粒之间形成的毛细管力。
传质方式:
(1)扩散(表面扩散、界面扩散、体积扩散);
(2)蒸发与凝聚;
(3)溶解与沉淀;
(4)黏滞流动和塑性流动等,一般烧结过程中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传质机理,即烧结过程中往往有几种传质机理在起作用。

第2题:

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组分在气相气体的分压与组分在液相的分压之差。

第3题:

简述烧结过程原理。


正确答案:将烧结料铺在烧结机台车上,经点火、抽风、烧结,料层内燃料自上而下燃烧。在短时间内,发生料温变化、水份的蒸发和冷凝、挥发份的挥发、铁氧化物的分解和氧化、固相反应、软化、熔化、液相的生成及冷却、结晶、形成固相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最终固结成烧结矿。

第4题:

烧结过程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烧结过程的目的就是要使调配合格后的生料浆在回转窑中高温烧结,使生料各成分互相反应。使其中的Al2O3尽可能转变成易溶于水或稀碱溶液的Na2O·Al2O3,而使Fe2O3转变成易水解的Na2O·Fe2O3,SiO2、TiO2等杂质转变为不溶于水或稀碱溶液的2CaO·SiO2和钛酸钙,并形成具有一定容积密度和孔隙率、可磨性好的熟料,以便在溶出过程中将有用成份与有害杂质较好的进行分离,最大限度提取氧化铝和回收碱。

第5题:

简述相变过程的推动力


正确答案: 过冷度,过饱和浓度,过饱和蒸汽压

第6题:

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是什么?如何提高推动力?


正确答案: 气体吸收的推动力是组份在气相的分压与组份在液相的分压之差,此差值只有在平衡时才等于零。传质的方向取决于气相中组份的分压是大于还是小于组份在液相中的平衡分压。
为提高推动力,在选定吸收操作的工艺条件时,降低吸收剂温度、选择对组份气体溶解度较大的吸收剂,或者改为化学吸收等,都是使吸收推动力增加的有效措施。提高吸收操作的总压强,有利于操作状态点的位置上移,也能增加吸收推动力。

第7题:

简述烧结致密化过程,分析烧结过程的推动力。


正确答案:1、致密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粘结阶段:
颗粒间的原始接触点或面转变成晶体结合,即经形核、长大形成结颈。粉末颗粒内部的晶粒不发生变化,颗粒外形也不发生变化,因而整个烧结不发生收缩。
②烧结颈长大阶段:
原子向颗粒结合面大量迁移,使烧结颈扩大,颗粒间距离缩小,形成连续的孔隙网络。同时,由于晶粒的长大,晶界越过孔隙移动,使得孔隙大量消失。因此在该阶段,烧结体收缩,密度和强度增加。
③闭孔隙球化和缩小阶段:
当烧结体的相对密度达到90%以后,孔隙网被分割,闭孔数量大为增加,孔隙形状逐渐球化并缩小。烧结体缓慢收缩,但主要依靠小孔的消失和孔隙数量的减少。
2、推动力
烧结中使系统自由能降低是原动力。包括颗粒结合面的增大和颗粒表面的平直化,粉体的总表面积和表面自由能减少;结提内孔隙的总体积和总表面积的减少;粉末颗粒内晶格畸变的消除。

第8题:

简述液相烧结过程,实现液相烧结要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液相烧结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界限不十分明显的阶段,而再实际中,这三个阶段往往都是互相重叠的。
1、液相流动与颗粒重排阶段
2、固相溶解和再析出阶段
3、固相烧结阶段
完成液相烧结的条件:液相烧结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同液相性质有关的三个基本条件,润湿性、溶解度和液相数量。

第9题:

烧结过程脱硫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混联法和烧结法,主要采取生料加煤技术进行排硫。
烧结法生料加煤,能够脱除大量的硫,具有稳定熟料窑操作的作用,并且还有以下优点:
(1)一部分Fe2O3被还原为FeO,配料时可以适当减少Na2O配入量,从而节约用碱:如果配碱量不变,则相应地提高了碱比,从而提高了Al2O3的溶出率。
(2)生料加煤后烧制的熟料在正常情况下熟料中S2->0.32%,Na2SO4含量稳定在2%以下,可获得黑心多孔,可磨性好的熟料。因此可改善熟料在湿磨过程中的粉碎性质,熟料溶出产能可提高8~10%。
(3)因不易产生过磨现象,溶出后赤泥为黑绿色,细度均匀适中,改善了赤泥沉降性能,提高了沉降槽的产能,同时可降低溶出过程二次反应损失。

第10题:

固相烧结的推动力是什么?如何实现特种陶瓷的低温烧结?


正确答案: 推动力是毛细管压力。
实现方法:
①引入添加剂;
②压力烧结;
③使用易于烧结的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