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场选址的主要原则是什么?选址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题目
问答题
填埋场选址的主要原则是什么?选址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综合公园在选址时应考虑6个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应使生活居住用地内的居民能方便地使用,并与城市主要道路有密切联系。
(2)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复杂破碎的地形及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
(3)可选择在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
(4)可选择在现在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
(5)可选择在原有绿地的地方。
(6)公园用地应考虑将来发展的余地。

第2题:

给水处理厂(水厂)选址应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1)水厂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行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2)水厂应尽可能选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3)水厂周围应具有较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和安全防护条件。并考虑沉淀池、料泥及滤池中冲洗水的排除方便。
(4)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
(5)水厂选址要考虑近、远期发展的需要,为新增附加工艺和未来规模扩大发展留有余地。
(6)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设施附近,通常与取水设施在一起。这样便于集中管理,工程造价也较低。

第3题:

隧道在选址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参考答案:①不与水争路;②隧道走向与地质结构面尽量垂直;③线路尽量与地形等高线垂直;④尽量避开不良地质

第4题:

物流中心的选址时要考虑的典型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公司应该使用多少物流结点,他们应该坐落在何处?
(2)每个物流结点应该服务于哪些客户或市场领域?
(3)每个物流结点里,应该配置何种多少物流设施物流设备?
(4)物流结点与总部、客户如何联系,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

第5题:

变电站选址时应重点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1)方便与电源或其它变电站的相互联系,符合整体布局和城网发展的要求。
(2)便于进出线的布置,交通方便,并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3)占地面积应考虑最终规模要求;
(4)避开易燃易爆及严重污染地区;
(5)注意对公用通信设施的干扰问题;
(6)该地区的土壤电阻率能使变电站接地电阻满足接地规程的相关要求。

第6题:

简要说明填埋场选址工作程序。


正确答案: 确定填埋场选址的区域范围;
资料的收集;
场址候选(3个或3个以上);
野外踏勘;
对预选场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条件调查;
场址的预选(推荐2个或2个以上预选场址);
编制预选场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选场地的初勘工作;
预选场地的综合地质条件评价技术报告;
场址确定,完成选址报告或可研报告。

第7题: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 A、运距
  • B、地质结构
  • C、埋设深度
  • D、风向

正确答案:C

第8题:

关于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从防止污 染角度考虑的安全原则
B. 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经济合理原则
C. 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主要应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和法律等方面来考 虑
D.以上都不对


答案:D
解析:

第9题: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主要从社会、环境、工程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社会因素
(1)要同时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所有法规和标准,如《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等;
(2)要征得地方政府和公众的同意,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社会调查程序以及项目建设听证会形式听取地方政府和公众意见;
(3)要避开物种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古迹、研究考察区、军事和保密区等。
环境因素
(1)避开洪泛区、航道、饮用水水源,填埋场底部高于地下水水位,卫生填埋场离河流和湖泊宜在50m以上;
(2)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公园和风景区,卫生填埋场距居民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上,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宜选取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向位置;
(3)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封场后的景观恢复和土地处置相协调。
工程因素
(1)保证容积足够,卫生填埋场使用年限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小于8年;
(2)地质条件良好,避开地震区、海浪影响区、湿地和低洼地、山洪区等危及安全的区域;
(3)确保取土和弃土地点,减少施工中的运输量。
经济因素
在符合有关法规和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靠近垃圾产生源,减少运输、施工、运行和征地费用。

第10题: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正确答案: (1)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
和当地的城市规划。
(2)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
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要地、国家保密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3)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
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4)拟建有可靠防洪设施的山谷型填埋场,并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证明洪水对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前款规定的选址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5)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
区;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的断裂带;石灰岩熔洞发育带;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活动沙丘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泥炭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6)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7)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考虑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滋养动物(蚊、蝇、鸟类等)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地表水域、高速公路、交通主干道(国道或省道)、铁路、飞机场、军事基地等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以及合理的防护距离。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