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空间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平衡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略、梯度推移战略)。

题目
问答题
论述空间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平衡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略、梯度推移战略)。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平衡发展战略
地区平衡一般是指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处于大体相当的状态。平衡发展战略不足之处: 投资的经济效益较为低下:
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影响
(2)不平衡发展战略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
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②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潜力。
③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一种意见认为,通过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持积极的态度;另一种意见则持悲观的态度,认为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对不平衡发展战略持悲观论调的依据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具有超稳定性的经济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
地区发展由不平衡趋向平衡的主要动力是: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②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③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④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3)梯度推移战略(下面是所包含内容)
经济梯度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
经济梯度推移是指经济发展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
2)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
①推移的动力。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的创新活动。
②推移的方式——有序推移。
③推移的途径。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的。
3)梯度理论
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4)对梯度推移战略的批评和相关新理论的出现。
梯度理论强调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强调区际间的分工和协作,是对平衡布局理论和政策的批判与否定。它反映了地域分工的客观原因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际,把产业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与地域空间的产业布局结合起来,在理论上有积极的贡献。
梯度理论也不是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它有许多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核心要点。


参考答案:(1)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绿色GDP就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效应。人文GDP就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投入财富的增长指标。 (2)构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构成敏捷城市包括:信息敏捷、人员敏捷、制度敏捷。 (3)全面导入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的经济系统,这种发展对我国资源短缺十分突出的大多数城市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 (4)重视突发事件管理。在我国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要制定一个有效的、快速的、可控的危机管理计划,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系统。

第2题:

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变迁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A.2011年以后,我国步入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时代,地区发展不再考虑GDP

B.1978-2000年国家采取了支持改革开放的梯度发展战略

C.改革开放前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三线建设”造成了区域空间扭曲

D.2000-2010年国家采取了旨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反梯度战略


正确答案:A

第3题:

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2)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就是利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进口替代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国家长期对民族工业的保护,使本国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下等,它是一种发展处于低级阶段时所采取的战略。(3)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片面强调出口替代战略也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对国际市场的强烈依赖,等等。(4)工业赶超战略。出口替代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战略的局限性,在于单纯追求工业增长,忽视农业基础,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较慢,但也建立起来了完整的工业结构,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出口替代战略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强调满足人民的生活的基本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家,都采取这种发展战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发展战略。


第4题:

论述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


正确答案: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战略目标)、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战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一)战略依据,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包括城市发展的环境,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禀赋情况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等,它们需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来确认,这也是定位城市性质的基本依据。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历史分析方法、优劣机威(SWOT)分析方法,政经社技(PEST)分析方法和竞争—合作分析方法获取。
(二)战略愿景,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之下,城市发展战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标体系,一般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经济发展指标;
(2)社会进步指标;
(3)生活质量指标;
(4)生态环境指标。
(三)重点战略,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领域的战略举措。
(四)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五)战略反馈,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前一个阶段的战略措施的结果以及外围环境的变化,将形成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状态。城市发展战略管理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在保证战略愿景大方向的前提下,根据已经实施的措施的绩效反馈,有计划地进行具体战略措施的调整和细化。必要时,甚至战略愿景也可能进行调整。

第5题:

企业组织与管理发展战略主要有(  )。
A.新产品开发战略
B.企业组织结构发展战略模式
C.所有制发展战略
D.企业经营体制发展战略
E.企业经营机制发展战略


答案:B,C,D,E
解析:
企业组织与管理发展战略主要有:①企业组织结构发展战略模式。有贸工农、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组织形式。②所有制发展战略。如私营产权占多大比重,如何体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③企业经营体制发展战略。如管理权限改革方案、政企关系的处理等。④企业经营机制发展战略,如工资奖金、干部任免、企业监督等机制。

第6题:

以下属于产业战略的是?()

A、平衡发展战略

B、非平衡发展战略

C、进口替代战略

D、出口促进战略


答案:ABCD

第7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采用哪一种发展战略()

A、传统发展战略

B、增长第一战略

C、小康战略

D、发展第一战略


参考答案:D

第8题:

下列属于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是()。

①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战略

②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

③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④“大推进”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第9题:

论述电网发展战略内涵及战略重点。


正确答案: 内涵:遵循电网发展规律,加大电网投入,坚持“一特四大”,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增强电网优化配置能源资源和抵御严重事故风险的能力,促进大型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和清洁能源快速发展,以持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
重点:发展特高压电网,通过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和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掌握特高压交、直流核心技术,加快后续工程建设,构建坚强的特高压电网。推进跨区域跨省和省级骨干网架建设,增强跨区域跨省输电能力,优化区域和省级电网结构,实现各电压等级电网合理衔接。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加大重点城市及地、县级电网建设改造。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实施电网智能化工程,制订实施电网智能化发展规划,着眼发、输、变、配、用、调度等各个环节,全面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实施“三新”(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战略,推进农网改善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积极服务“三农”发展。

第10题:

下列属于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是()。 ①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战略 ②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 ③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④“大推进”战略。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