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污、废水脱氮原理。

题目
问答题
叙述污、废水脱氮原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采用生物法对废水进行脱氮除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仅需除磷时,应采用缺氧/好氧法
B 仅需脱氮时,应采用厌氧/好氧法
C 需要同步脱氮除磷时,应采用反氧/缺氧/好氧法
D 需要同步脱氮除磷时,应采用缺氧/厌氧/好氧法

答案:C
解析:

第2题:

以下关于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脱氮就是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氨氮直接氧化生成氮气的过程
B. 生物脱氮过程一般包括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硝化过程,以及使废水中的硝态氮转化生成氮气的反硝化过程
C. 完成硝化过程的微生物属于好氧自养型微生物
D. 完成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属于兼性异养型微生物

答案:A
解析:
提示 正确说法见选项B。

第3题:

简述污水脱氮的基本原理?


本题答案:基本原理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硝化反应先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再通过缺氧条件下(溶解氧不存在或浓度很低)的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异化还原成气态氮从水中除去。因此所有的生物脱氮工艺都包含缺氧段(池)和好氧段(池)。

第4题:

试述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工艺流程和脱氮除磷的原理。


正确答案: A2/O工艺流程图如下:
进水→厌氧→缺氧→好氧→沉淀池→排放
A2/O工艺脱氮除磷原理:废水在首段厌氧池主要进行磷的释放,使污水中P的浓度升高,溶解性有机物被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BOD5浓度下降;另外NH3—N因细胞的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NH3—N浓度下降,但NO3--N含量没有变化。
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的大量NO3--N和NO2--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中,因此BOD5浓度继续下降,NOx--N浓度大幅度下降,而磷的含量变化很小。
在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而继续下降;有机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浓度增加,而P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也以较快的速率下降。
所以,A2/O工艺可以同时完成有机物的去除、硝化脱氮、磷的过量摄取而被去除等功能,脱氮的前提使NH3—N应完全硝化,好氧池能完成这一功能,缺氧池这完成脱氮功能。厌氧池和好氧池粘合完成除磷功能。

第5题:

废水生物脱氮技术是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来实现废水脱除氨氮的,其中硝化菌是()。

  • A、好氧自养型
  • B、好氧异养型
  • C、缺氧自养型
  • D、缺氧异养型

正确答案:A

第6题:

设置降温池的条件是( )。

A.温度高于30℃污废水
B.温度高于40℃污废水
C.温度高于50℃污废水
D.温度高于70℃污废水

答案:B
解析:

第7题:

废水生物膜脱氮机理:()、()、()。


正确答案: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第8题:

根据污废水的性质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污废水组合的排水方式,不包括( )。

A.废水排水

B.优质杂排水

C.杂排水

D.生活污水


正确答案:A

第9题:

解释生物脱氮原理。


正确答案: (1)有机态的氮在氨化菌的作用下发生氨化反应转化成氨态氮。(2)氨态氮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成亚硝酸氮,亚硝酸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成硝酸氮,此为硝化反应。以上反应在好氧的条件下进行且菌种均为自养菌。(3)硝酸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转化成N2,并放入空气中。
此反应为厌氧状态下,并且菌种属于异养菌。

第10题:

简述脱氮除磷的原理


正确答案: 脱氮原理:先硝化,再反硝化,使其中的的氮元素变成氮气。
除磷:无水中部分磷可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被细胞同化吸收,转化为固态而被除去。在碱性条件下磷酸根可与钙离子生成磷灰石,因而可向废水中投加石灰乳沉淀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