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推动—吸引”理论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题目
问答题
试用“推动—吸引”理论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19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所谓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不但单个城市中的人口
  不断增加,而且城市本身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19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几经
  反复,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的平稳发展时期。随着国内局势的稳定,特别我国全面工业化
  进程的启动,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也获得了平稳增长。
  第二阶段是1958-1965年急速调整时期。在这一期间,我国城市人口先是急剧上升随后
  又迅速下降。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国家推崇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我国城
  镇人口猛增。但当时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并不能满足这种急速城市化的需求,随后不得不动
  员城市人口返乡。
  第三阶段是1966----1978年的停滞时期,我国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与1966年持平。
  1968--1975年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批干部下放农村。然而。1972年后通过招工、落实政
  策等途径,知识青年和干部又基本上全部返回城市。
  1979年起,我国的城市化进人了第四个阶段。与前三个阶段的行政主导型不同,这一阶
  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依靠市场的推动,是市场主导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我国工业
  化发展迅速,相应的,我国城市化进程也逐步推进。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也比重也基
  本保持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第2题:

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正确答案:
44. 第三产业。
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的提高。

第4题:

分析评价邓宁(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你认为该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吸引外资战略调整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1)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三方面优势的整合:所有权优势、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两个转移途径、区位优势。(以上三方面分别论述,各3分共9分,只写要点最多得5分)。
(2)联系中国“现阶段吸引外资战略调整”的实际,分析论述,6分。

第5题: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A、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B、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

C、城市化制约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制约城市化进程


参考答案:AB

第6题:

从配第—克拉克定理论中外城市化进程。


参考答案: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内涵;(2)城市化进程的内涵;(3)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4)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新特征;(5)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趋势;(6)结合一定的实例进行应然性分析。

第7题:

从1979年起,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依靠市场的推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8题:

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在()以前为史前阶段;()为起步阶段;()为加速阶段;()为基本实现阶段;()为高度发达阶段;()以后为自我完善阶段。


参考答案:10%;10-20%;20-50%;50-60%;60-80%;80%

第9题:

从供给角度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产生的条件有()。

A.火车、轮船的出现使大规模人员的流动成为可能
B.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住宿业的发展
C.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餐饮业的发展
D.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景区景点的开发与建设
E.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娱乐业的发展

答案:A,B,C
解析:
到了19世纪,产业革命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产生的条件有火车、轮船的出现使大规模人员的流动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城市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发展,出现了提供正规服务的商业旅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旅行商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1845年),专门经营旅行业务。

第10题:

试用组织平衡理论分析我国为何把2014年经济增长速度低定为7.5%左右?


正确答案: (1)巴纳德认为组织一旦建立,组织的存续就成了组织的最终目标,组织的对内平衡和组织的对外平衡是组织存续的条件。
(2)组织的对内平衡,是指通过把创造出来的经济和非经济诱因有效地分配给各个成员,保持各个成员的 “诱因”和“牺牲”的平衡,从而确保成员协作积极性的过程。在管理中,组织必须按照职工牺牲的大小来分配经济或非经济的诱因。即实行差别诱因的原则。
(3)组织的对外平衡,是指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管理中,为了保证组织的对外平衡,使组织适应环境的变化,需要经常地改变原来的组织目标,不断地重新确立新的组织目标。
(4)组织对内平衡与对外平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管理的艺术就是把对内平衡与对外平衡和谐地综合起来。(5)经济增长目标其实是综合性目标,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中国经济已进入转型期,两位数高增长已告一段落,世界经济延续低迷态势,7.5%左右的目标是实事求是的。7.5%左右的目标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要尊重经济规律,再搞政策大幅刺激代价很大。放眼全球,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还是很高的。在出口低迷、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攀升的今天,实现7.5%的经济增长目标其实也要付出艰苦努力。将经济增幅设定在7.5%的强劲目标将发出强有力的信号,即中国政府将支持经济增长;同时,“7.5%左右”这一措辞留有余地,不至于让政府陷入尴尬境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