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酸盐水泥生产中,当氧化钙含量变化时,对煅烧和矿物形成有何影响?

题目
问答题
在硅酸盐水泥生产中,当氧化钙含量变化时,对煅烧和矿物形成有何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有哪些?各有何特性?


正确答案: 硅碳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有四种,即:
①硅酸三钙、②硅酸二钙、③铝酸三钙、④铝铝酸四钙,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游离氧化钙等。
四种矿物成分各具不同的特性,如:C3A放热速度最快,放热量也最大;其次是C3S、C4AF放热速度较慢,放热量C3S大于C4AF;放热速度和放热量最小的是C3S。四种单矿物的水化反应速度、干缩和耐腐蚀性的规律同水化放热量的规律基本相同。单矿物的强度C3S早强、后强都较高;C2S早强低,后强高;C3A和C4AF的强度均较低。但在水泥混合体中,C3A与C3S混合后,混合体的早强会比C3S单矿物的强度高。单矿物C4AF与C3S混合后,也有类似的规律。f-CaO因水化反应速度极慢,且水化时体积膨胀性大,如其含量多,会对硬化后的水泥石起破坏作用。

第2题:

在硅酸盐水泥生产中,当氧化钙含量变化时,对煅烧和矿物形成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当氧化钙含量提高时,熟料中的C3S增加,熟料强度提高,因此,提高氧化钙含量,有利于提高水泥熟料质量;但氧化钙含量过高,熟料煅烧困难,致使f-CaO增加,熟料强度降低;降低氧化钙含量,熟料中的C3S减少,C2S增多,熟料强度降低,熟料易粉化。

第3题:

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与其矿物组成、储存时间和条件以及熟料的煅烧程度有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何为一次游离氧化钙?对水泥质量有何影响?在生产中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高温状态下未与SiO2、AI2O3、Fe2O3化合的氧化物称为一次游离氧化钙。因一次游离氧化钙与水反应速度慢且发生体积膨胀,故一次游离氧化钙对水泥安定性影响最大,使水泥构件出现弯曲、裂纹、破坏等严重质量事故。生产中通过选取合理的生料率值控制水泥熟料中的一次游离氧化钙。

第5题:

硅酸盐水泥熟料煅烧的四种主要矿物为()。


正确答案:C3S.C2S.C3A.C4AF

第6题:

()不是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

  • A、熟料矿物成分含量、水泥细度、用水量
  • B、环境温湿度、硬化时间
  • C、水泥的用量与体积
  • D、石膏掺量

正确答案:C

第7题:

在熟料煅烧之前配入的氧化钙含量较高时将对熟料烧成和水泥性质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如配入的氧化钙含量较高时将会使烧成熟料的理论热耗增加,如果在生产中没有调整喷煤量,将会使碳酸钙分解不完全;如果及时调整喷煤量,会使熟料中C3S含量增加。由于配入的氧化钙含量较高时,生产中产生游离氧化钙的机率增加,可能会造成水泥的安定性不良;由于生产的熟料中C3S含量的增加,水泥的强度也会相应增加。

第8题:

回转窑煅烧的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控制在1.5%以下。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主要矿物对强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有哪些因素影响水泥强度?


正确答案: 1)主要矿物对经强度发展的影响:C3S早期强度高,强度的绝对值和强度的增进率较大;C2S:早期强度低,但28d以后强度仍能较快增长,一年后其强度可以赶上甚至超过阿利特的强度;C3A早期强度较高,但绝对值不高。它的强度3d之内就大部分发挥出来,以后却几乎不再增长,甚至倒缩;C4AF早期强度类似于铝酸三钙,而后期还能不断增长,类似于硅酸二钙。
2)影响水泥强度的因素有:熟料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施工条件包括水灰比及密实程度、养护温度、外加剂等。

第10题:

水泥生产中物料在回转窑内煅烧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1)烧成带,硅酸二钙吸收氧化钙形成硅酸三钙的过程为微吸热反应,但是为使游离氧化钙吸收的比较完全,并使熟料矿物晶体发育良好,获得高质量的熟料,必须使物料保持一定的高温和足够的时间。
2)分解带内,碳酸钙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热量,但要内传热速度低,而物料在分解反应带内的运动速度快,停留时间短,应向窑内熟料煅烧。
3)降低理论热耗,减少废气带走的热损失和筒体表面的散热损失,降低料浆水分或改湿法为干法等势降低热耗提高热效率的主要途径
4)提高窑的传热能力,受回转窑的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的限制,回转窑的预烧能力和烧结能力之间存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