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列有:().

题目
多选题
“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列有:().
A

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

B

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

C

改变了贵州的生产力布局。

D

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十三五”以来,贵州强力推进()三大战略行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参考答案:大数据、大扶贫、大生态

第2题:

20.1958年毛主席在听取了部分省区对1953年高校调整所产生的影响后,指示每省都至少设立一所综合性大学,已调整掉的应予恢复,同年贵州大学在原()的条件下恢复贵州大学。

  • A、国立贵州大学
  • B、贵州农学院
  • C、贵阳师范学院
  • D、国立贵州农工学院

正确答案:C

第3题:

“十二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轮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潮中,贵州经济仍处于相对落后地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和()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正确答案:航天;航空;电子。

第5题:

现代化理论的不足之处是()。

  • A、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
  • B、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内因
  • C、忽视了外因的负面影响
  • D、看不到社会发展的渐进性

正确答案:C

第6题:

贵州省三线建设时期建立了哪些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 A、〇六一基地
  • B、〇一一基地
  • C、〇八三基地
  • D、二六一基地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什么是“三线建设”?它对四川的经济建设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三线建设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二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中央统帅部从战略的角度考虑,认为沿海一带为我国的“一线”;腹地中部的兰州、武汉为“二线”;以四川为中心的云贵川地区为“三线”。
三线建设就是要将一线、二线的军工业内迁到三线,其中首推钢铁冶炼和制造。四川攀钢、贵州六盘水就是三线建设的典型代表。
三线建设集中了20世纪60年代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推动四川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提升四川人力资源素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8题:

结合实际说明“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参考答案:“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与紧迫性的估计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①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经过“三线建设”,在贵州建成了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电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工业体系和以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建筑材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基础,使贵州的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②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在交通运输方面,在1959年初黔桂铁路全线通车的基础上,川黔、贵昆、湘黔3条铁路干线和一些省内支线、厂矿专用线相继建成通车,4条铁路干线在贵阳成十字形交汇;在邮电通信方面,建成了一级干线微波通信系统,开通了贵阳至铜仁、兴义的12路载波长途电话。③改变了贵州生产力布局:“三线建设”以贵阳为中心沿铁路干线展开,逐步形成了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和若干工矿集镇,从而加速了贵州城镇化进程。④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由于一部分科研单位、教案单位和一大批工业企业迁入贵州,给贵州带来了大批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较为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使贵州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第9题: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同志贵州调研时强调,贵州要善于运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 A、法治思维
  • B、系统思维
  • C、战略思维
  • D、辩证思维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有利于发挥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文化凝聚力;有利于增强人们自信心、自豪感,促进我省对外形象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我省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中原,实现中原崛起。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