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障碍的认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障碍的认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弗洛伊德认为,无论是病人还是正常人,在其内心都经常地进行着本我、自我和超我间的斗争。病人的症状是有深刻含义的,症状仅仅是一种伪装,它们实际上代表一个人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的情感或童年时代所遭受的痛苦与精神创伤。人的大多数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来自于童年时代的心理冲突或创伤性事件,由于这些事件会引起焦虑和痛苦,故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表面上看是被忘掉了)。然而这些经历并没有失去作用,它们可以对人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精神分析学派对神经症的解释。


答案:
解析:
弗洛伊德根据来源的不同区分了三种焦虑: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焦虑,对应的根源分别是自我、本我和超我。神经质焦虑:是某些具有威胁性的本我冲动突然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而产生的反应,其危险在于自我可能会失去对不被接受的本我愿望的控制。神经质焦虑往往由现实焦虑发展而来。例如,小孩打架以释放攻击的本能,但这会受到父母的训诫甚至惩罚,这时他所体验到的是现实焦虑。后来随着个体的成长,自我只要一觉察到来自本我的攻击性冲动,就会产生担心、不安等情绪,这样就演变成了神经质焦虑。霍妮认为,人生最根本的奋斗是对安全感的追求。当人处于焦虑情境中,对安全感的需要就特别强烈,因此她提出了“基本焦虑”,那是一种独自面对严重问题且完全无助的感受。感到无助是儿童遇到的基本问题,因为儿童还未发展出一套应付环境和满足自己的有效方法。霍妮把父母的一些不恰当行为,统称为基本“罪恶”,包括专制、过度保护、过度溺爱、羞辱嘲弄、残暴无情、完美主义、反复无常、偏心、忽视、冷漠、不守信用和不公正等等。父母如果经常表现这些行为,就会使孩子产生“基本敌意”。可是由于孩子弱小无助,为了生存,他必须压抑对父母的这种敌意,于是儿童就会陷入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还必须压抑对父母的这种敌视的艰难处境。饱尝基本敌意和基本焦虑折磨的个体不可避免地会把敌意泛化。他们觉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其他人都是一种潜藏的威胁,自己仿佛是独自一人身处战争之中,于是他们不再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与人交往,不再用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信任或不信任来表达自己,而是用各种自认为安全的方式努力把对自身的伤害减到最小。于是,健康人格的自我实现的要求就被强烈的安全感需求所取代。

第2题:

简述利用符号学关系去认识词义。
词义可分解为四部分:
(1)能指意义,即概念意义,就是一般词典中对词的释义。
(2)结构意义,表现为词在语言体系中的相互关系。
(3)语用意义,表现为使用语言的人与词的相互关系。
(4)语境意义,表现为词与具体语境中所指对象的关系。

第3题: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的代表性理论。

A:新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发生认识论
D:精神分析学

答案:A
解析:
略。

第4题:

马克思主义和批判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有哪些?试简述之。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及其影响的批评学派在当代传播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对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
第一,批判的传播研究关注大众媒介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经验研究忽略的制度层面的宏观研究的缺陷;
第二,批判研究强调社会公正,强调社会关系的权力斗争,强调弱势和边缘群体的利益诉求,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意识,这种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传播学学术研究的社会影响力,并有效避免经验学派主导下的传播学研究成为完全为既得利益服务的研究;第三,批评研究所提供的不同的研究方法及其对定量研究的批评立场,可以促发对经验学派的反思,有利于传播学研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第5题:

简述数量管理学派对组织的看法。


正确答案: (1)认为组织成员是“经济人”,或“组织人”,“理性人”;
(2)组织是一个追求利益的系统,它同系统科学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
(3)组织是由作为操作者的人同物质技术设备所组成的有机系统;
(4)组织是一个决策的网络模型。

第6题:

比较构造主义、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并说明各学派对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答案:
解析:
(1)各学派研究的内容、方法和主要观点: ①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它强调研究意识经验及其构成成分;认为意识由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组成,主张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探讨意识内容、组成元素和构造原理。 ②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它强调研究行为,并以刺激与反应(S- R)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主张采用观察和实验等客观的方法,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③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它强调研究潜意识,研究性本能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主张采用临床观察(如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等方法解释由本能和生物驱力产生的行为,试图解决个人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2)各学派对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①构造主义作为科学心理学的第一个流派,倡导实验心理学,促进了对心理学问题的实验研究。 ②行为圭义推动了心理的客观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心理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③精神分析学派开拓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深化了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研究,促进了心理治疗等诸多领域的发展。

第7题:

《地球的孩子》凌晨和肖潇是怎么认识的?()

  • A、圣诞节派对
  • B、朋友聚会
  • C、一次科幻节的活动

正确答案:C

第8题:

简述你对精神分析疗法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精神分析疗法。 (1)基本原理,精神分析疗法又叫心理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方法中最主要的一种。精神分析疗法是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提出的,主要用于神经症的治疗。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无意识是冲突和行为动机的根源,心理障碍是由无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因此精神分析疗法致力于挖掘病人压抑于潜意识里的幼年创伤性经验,并带人意识之中,启发病人重新认识这些经验,使潜意识的矛盾冲突获得解决,从而消除病人的症状。 (2)常用方法: ①自由联想,使来访者尽可能地将心中的话说出来,不管它们是多么的琐碎、无逻辑、不清楚,来访者仍然直接地、不假思索地报告出来的方法。 ②阻抗分析,阻抗是来访者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咨询重心偏移。弗洛伊德认为出现此种情况时,治疗者应该指出来访者的抗拒心理,帮助来访者了解抗拒的原因,让来访者正视抗拒的行为,并借此探讨潜意识的作用。 ③释梦,在睡眠中防卫能力是比较低的,一些被压抑的情感会表面化。弗洛伊德把梦看作是通往潜意识的大道。在梦中,一个人的潜意识愿望、需要与恐惧会表现出来,某些不被人所接受的动机会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非直接显现。对梦的分析就是要揭示梦的隐义。 ④解释是精神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解释的目的是让来访者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未意识到的东西,使无意识中的内容变成意识。 ⑤移情与反移情

第9题:

简述认识人类学。


正确答案: 认识人类学中关于文化的概念一般以古迪纳夫的定义为准。古迪纳夫在他的《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一书中提出:所谓某一个社会的文化,就是为其社会成员认同的、与其社会成员密切关联的、并被他们用于进行解释的各种各样的模式。换句话说,就是围绕某一社会的宇宙分类总体。同时,古迪纳夫把文化看作是一个“知识的体系”。这一见解后来一直成为认识人类学的一个基石。
认识人类学也被称作为民俗分类学。人类学者认为。追究各种社会民俗的体系分类,便可寻求到基于这种明确的分类的各个民族所拥有的“科学"即“知识体系"。他们还认为,认识人类学的主要任务是从其内部结构去观察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文化。
认识人类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着“萨皮尔一沃夫假说”的影响。美国语言人类学家萨皮尔和沃夫的这个假说认为,语言与人的经验方式即思维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认识人类学十分重视各种语言文化的固有体系,在进行认识体系分类的时候,一般以这个文化社会的母语作为基础,利用各种辨别素性进行分类。人类学家认为,虽然语言不能完全阐明该社会成员的认识世界,但这个社会对各种事物的各种名称首先应该成为分析的出发点。

第10题:

()是从最基本的感性认识一直进展到对绝对精神的认识。

  • A、《逻辑学》
  • B、《精神现象学》
  • C、《精神分析引论》
  • D、《法哲学原理》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