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犯罪人的意志结构特点。
1.两极性。
2.具有很强的冒险侥幸心理。
第2题:
简述被害人和犯罪人的关系。
1.被害人是犯罪的原因。
2.被害人是犯罪的借口。
3.被害本身是被害人同意的结果。
4.被害是被害人的与犯罪人得鱼求偶然一致的结果。
第3题:
简述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第4题:
A.道德的自我谴责感弱
B.复杂的动机冲突
C.错误的社会心理
D.职务优越感
第5题:
简述犯罪人的年龄与犯罪的关系。
(1)犯罪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时期。
(2)不同年龄的人犯罪类型倾向不同。
(3)犯罪人的年龄存在着区域差异。
(4)犯罪人初犯年龄与再犯关系密切。
第6题:
简述犯罪人的人生观特点。
1.价值观方面,犯罪人更重视现实的和物质的需要,注重感官满足,而轻视内心世界的充实和精神的升华。过分追究物质享受是犯罪人在价值观方面的普遍特征。
2.在法制官方面,目无法纪是犯罪人的普遍特征。犯罪人对法律的认识普遍低下,守法意识单薄,有意无意地拒绝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3.在管方面,犯罪人普遍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总是把个人利益凌驾与公共利益之上,为了个人幸福快乐一己之私而不惜置他人的痛苦死活于不顾。道德水平低下是犯罪人道德观的普遍特点。
第7题:
简述犯罪人的分类。
对犯罪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的目的。从目前研究状况看,下列几种犯罪人的分类,是比较常见和比较有实践意义的:
1.未成年犯罪人与成年犯罪人。
2.初犯与再犯。
3.常态犯和精神病犯罪人。
4.暴力犯与智能犯。
5.男犯与女犯。
第8题:
简述查找抢劫犯罪嫌疑人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抓好当场处置,及时追缉、堵截
2调查控制赃物
3摸底排队
4全面深入调查犯罪工具
5组织巡查守候,捕获现行犯
6并案侦查
第9题:
简述犯罪人的智力特征。
犯罪人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运用知识与经验等解决问题的智能特征,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判断力等。
第10题:
简述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