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是过冷奥氏体的低温转变物?()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哪项是过冷奥氏体的低温转变物?()
A

珠光体

B

马氏体

C

贝氏体

D

索氏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过冷奥氏体是()温度下存在,尚未转变的奥氏体。

A、Ms

B、Mf

C、A1


参考答案:C

第2题:

过冷奥氏体是指冷却到铁碳相图中的A1温度下,尚未转变的奥氏体。()


本题答案:对

第3题:

在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鼻尖处,孕育期最短,所以在该温度()。

A、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好,转变性最快

B、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差,转变性最慢

C、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差,转变性最快

D、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好,转变性最慢


参考答案:C

第4题:

什么叫过冷奥氏体?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产物?


正确答案: 奥氏体在A1线以上温度为稳定组织,而冷却至A1以下而尚不及转变的奥氏体,处于不稳定的过冷状态,通常称这种不稳定的过冷状态奥氏体为“过冷奥氏体”。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产物可分为三个转变区。
(1)高温转变区(珠光体型转变区):过冷奥氏体在A1线至5500C温度范围的转变产物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片层相间的珠光体型组织。其中:A1~6500C范围为粗片珠光体组织(P);6500C~6000C范围为细珠光体组织,称索氏体(S);6000C~5500C范围为极细珠光体组织,称托氏体(T)。
(2)中温转变区(贝氏体型转变区):过冷奥氏体在5500C至Ms线温度范围的产物为贝氏体型组织,是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多相复合组织。当转变温度为5500C~3500C时,为板条状过饱和铁素体之间分布着细小片状渗碳体的羽毛状组织,称为上贝氏体(B),而在3500C~Ms线范围内,转变产物为针片状的下贝氏体(B)。
(3)低温转变区(马氏体型转变区):当奥氏体被连续急冷Ms线以下温度时,由于过冷度很大,原子扩散困难,过冷奥氏体发生特殊的马氏体转变,转变产物为马氏体。

第5题:

在C.曲线的鼻子处,孕育期最短,故()

  • A、过冷奥氏体最稳定,转变速度最快
  • B、过冷奥氏体最稳定,转变速度最慢
  • C、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转变速度最快。

正确答案:C

第6题: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的马氏体转变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马氏体转变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生的,连续冷却过程产生的马氏体的数量随转变温度的下降而不断增多,如果冷却在中途停止,则转变也停止。马氏体转变速度极快,而且发生体积膨胀,因而产生很大内应力。

第7题:

下列过冷奥氏体的转变属于无扩散性转变的是()。

A.上贝氏体转变

B.珠光体转变

C.下贝氏体转变

D.马氏体转变


正确答案:D

第8题:

在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鼻子?处,孕育期最短,所以在该温度下()。

A、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好,转变速度最快

B、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差,转变速度最慢

C、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差,转变速度最快

D、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好,转变速度最慢


参考答案:C

第9题:

简述过冷奥氏体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正确答案: ⑴高温珠光体型转变
奥氏体在A1-550℃之间,转变产物为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再此温度区间内,原子的扩散能力较强,容易在奥氏体晶界上产生高碳的渗碳体晶核和低碳的铁素体晶核,并实现晶格重构,属于扩散型相变,也可称为高温转变。
⑵中温贝氏体型转变
在550℃-MS(230℃)温度范围内,过冷度较大,铁原子难以扩散,仅有碳原子扩散,过冷奥氏体转变速度下降,孕育期逐渐延长,这主要通过相变驱动力来改变晶格结构,通过碳原子扩散形成碳化物,属于半扩散型转变,转变产物为贝氏体型组织。
⑶低温马氏体型转变
当钢加热到奥氏体后,奥氏体被迅速过冷至MS以下时,铁、碳原子都已失去了扩散能力,但过冷度较大,相变驱动力足以使面心立方的奥氏体转变为体心立方的马氏体,并保持原奥氏体的成分。这种转变属于非扩散型转变,转变产物为马氏体。

第10题:

钢经奥氏体化后,迅速冷至临界点线以下等温保持时。过冷奥氏体发生的转变称为()

  • A、连续转变
  • B、高温转变
  • C、低温转变
  • D、等温转变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