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乐毅
徐庶
法正
第1题: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第2题:
以下不属于同下属友好相处的是()。
第3题:
A诸葛亮
B刘巴
C法正
D李严
第4题: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第5题:
诸葛亮,在蜀国辅佐刘备刘婵,他对北方强国魏国始终采取攻势。
第6题: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对蜀国丞相诸葛亮的评价。
第7题:
名著《三国演义》中,蜀国大将()在诸葛亮点祈求延寿时弄灭了延寿灯。
第8题:
A.命令
B.说服
C.授权
D.问责
第9题:
以下人物中不能堪称历史上的贤相的是?()
第10题:
某校在讨论出国进修人选时,有两种不同意见。(1)如果甲去,那么乙不去。(2)甲和乙都去。当问王校长的意见时,王说:“这两种意见都不对,我主张乙去,甲不去。”请问,王校长的意见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