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康复心理学的发展现状认识正确的有()

题目
多选题
对我国康复心理学的发展现状认识正确的有()
A

我国康复心理学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B

20世纪50年代后,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创立的对神经衰弱的“快速综合治疗方法”标志着我国的康复心理治疗迈出了第一步

C

我国康复心理学近年来发展迅猛,其各个领域的发展跟上了国外发达国家水平

D

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少,缺乏完善的专业教育标准和资格认证制度等,职业化程度差

E

在研究方法等方面不够深入和系统,缺乏适合我国文化和国情的本土化研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共病管理的现状,就患者个人而言,我国共病患者普遍缺乏,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A、对共病的认识

B、对管理程序的认识

C、自我管理意识差

D、对多重用药的认识

E、过度依赖医疗机构


答案B

第2题:

品牌调查与分析对企业知已知彼、正确认识品牌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对品牌决策没有什么重要影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3题:

对特殊和典型的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认识案例的现状或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个案研究法或个案法

第4题:

简述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正确答案: (一)种植业发展不稳定,增长率呈周期性波动
(二)农民纯收入增长缓慢
(三)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尚不完善
(四)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多
1.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
2.农产品价格体系与市场机制的要求差距甚远
3.农民组织程度低,缺乏与市场连接的中介
4.农产品市场形态初级化

第5题:

结合我国教育法学的发展及现状,谈谈你对我国教育法学发展趋势的看法。
(一)教育法学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
(1)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
(2)发展教育事业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
(3)历史经验的启示
(4)教育立法活动起步
(二)我国教育法学产生和发展阶段可分为:
(1)问题提出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主要在反思了“以人治教”的种种弊端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教”的主张;
(2)体系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这一阶段以《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为契机,开拓了教育法学研究的新局面;
(3)学习基本定型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期——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阶段期间,专门阐述教育法规的专著终于在我国出版;
(4)教育法学理论深化发展阶段(1993年以后),这一阶段某些专题研究获得较为充分的展开,主要包括我国教育法规体系及其地位研究、教育法律关系的研究、地方教育立法研究成果、高等教育立法的研究及各国教育法制比较研究等。
(三)教育法学发展趋势为:
(1)注重开展教育法学微观研究课题
(2)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研学热潮,促进教育法学的普及与提高
(3)成立有关学书团体,开展合作研究,促进交流和讨论,提高教育法学的研究水平。

第6题:

品牌调查与分析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企业知已知彼

B、正确认识品牌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C、品牌建设

D、品牌决策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中学生处于,……矛盾的焦点表现在( )

A.中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但父母却不能
B.父母能够对孩子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但孩子自己却不能
C.中学生对自己的发展的认识滞后,父母对他们的认识超前
D.中学生对自己的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的认识滞后

答案:D
解析:

第8题:

(3)上述举措都和农民、农村有关,这是针对我国怎样的发展现状提出的?(1分)这些举措对改变这一现状有什么积极影响?(4分)


正确答案:
(3)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或我国还存在城乡差别)。
①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②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③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第9题:

对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下列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我国已经能够成功预报地震
  • B、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 C、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 D、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

正确答案:B,C,D

第10题:

对教育作用的认识分为哪两个学派?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如何?


正确答案: (1)学派:传统学派、激进学派
(2)现状:
A.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教育服务贸易起步晚,发展慢,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逆差。
B.我国的教育服务进出口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
1)境外消费占据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
2)跨境交付发展潜力巨大;
3)商业存在发展迅速;
4) 自然人流动日益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