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二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 (4)“三同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 (6)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 (7)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2题:

简述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


正确答案: 1、行政手段,这是以政府的名义,通过研究制定城市环境管理的政策,组织制定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在自身职能范围内的一系列政策活动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
2、法制手段,包括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按照环境法律、法规依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一是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做到依法办事,三是做到违法必究;
3、市场手段,指运用价格、成本、利润、税收等与价值有关的各种经济杠杆,影响和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利用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使国民经济在生态环境健全的基础上发展;
4、技术手段,即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改进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提高环境管理的质量;
5、教育手段,包括两个层面的教育,一是环保知识的教育,教育各社会组织和公众懂得如何进行环境保护;二是环保意识的教育,教育社会组织和公众懂得城市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上述几方面的手段应综合使用,不能偏废,其中法制手段是根本保障,教育手段是长远基础,技术手段是优化条件,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第3题:

城市环境管理的制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预防方面的制度,包括环境监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2.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排污收费赔偿制度、谁污染谁治理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奖励制度;3.监督方面的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规定必须运用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确保责任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符合要求。4.排污检查制度,环保部门有权对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监督其是否遵守排污许可证的规定。

第4题:

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
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
二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以上三层涵义中第一、第二层涵义强调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统筹安排,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第三层涵义强调环境保护管理本身的规划需要全面综合考虑。
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这是治理污染、节约资源、发展生产、保护环境而必须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因为废弃物中大多含有未被充分利用的有用资源,对其回收利用对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是一举两得。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
4、“三同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这一原则我国早在1973年便正式做出规定,这是我国在环境管理中防止污染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防止污染的重要制度之一。
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仅靠政府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全社会成员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才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6、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这一原则自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污染者负担原则在法律上一般表现为三种方式:征收排污费或多种形式的污染税,赔偿损失,罚款。其中被广泛采用的是“排污收费制度”。我国参照这一原则,在《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具体原则,以明确污染者的责任。
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5题:

简述城市停车方式的四种基本途径?


正确答案: (1)在时间维度上建立“综合停车”规划:即在每天不同时间里由不同单位和人交叉使用某一停车场地,使之达到最大效率(2)集中式停车:一个大企业单位或几个单位合并形成停车区(3)采用城市边缘停车方式或城市某人流会集区的外围边缘停车方式(4)在城市核心区用限定停车数量、时间或增加收费等手段作为控制手段:控制城市核心区车流量。

第6题:

简述城市社区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提升社区文化品位;美化社区环境。

第7题:

简述改善城市社区环境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正确答案: 理顺城市社区环境管理机制,明确社区环境整治责任;制定城市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确立城市社区环境保护目标;结合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企业技术改造,为提高社区环境质量创造条件;积极推行污染集中控制,提高防治效益;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防治污染能力;疏通、拓宽资金渠道,扩大城市社区环境建设的资金来源;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健全监督执法队伍;以社区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发展社区环境教育;实现“政社分开”,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第8题:

简述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


参考答案:(1)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原则。
(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
(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5)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6)依靠群众,大家动手原则。
(7)环境管理法制化的原则。

第9题:

结合实际,试述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三同时”原则
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6、污染者负担原则
7、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10题:

简述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正确答案: (1)建立新的流域环境管理体制,建立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流域管理委员会
(2)制定全流域环境规划,管理方法上坚持全流域环境规划优先
(3)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污染补偿机制
(4)建立流域水事纠纷裁决制度,加强流域突发谁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